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致敬航天奠基人,传承科学家精神”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回国7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今天上午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行。
2025年恰逢上海交大杰出校友、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归国70周年。钱学森的载誉归来开启了新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宏伟序章,并为我国的科技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航空救国、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在上海这片科技创新沃土上生根发芽。会场里,一枚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主题标志特别闪耀。它的设计理念紧扣“航天”与“爱国”两大要素,以视觉符号凝练钱学森的卓越贡献与崇高精神。汉字“归”、阿拉伯数字“70”以及钱学森图书馆标识,三者融合构成主体图形框架,并以“1955-2025”这一具有历史跨度的具象化时间符号作为“暗线”,精准锚定钱学森归国的关键时间节点与当下的时代坐标。
特级航天员、2025年“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汤洪波也来到活动现场。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向汤洪波赠送该馆建筑模型“大地上的丰碑”。这个模型以方正的结构寓意钱学森心系祖国的赤子情怀,以开裂的石头寓意钱老迸发的智慧之花以及在戈壁滩上蓬勃发展的中国航天事业,表达出“大地情怀石破天惊”的主旨。
有意思的是,钱学森图书馆之所以与中国航天人结缘,与钱老本人颇有渊源。2004年春节,刚刚飞天归来的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与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一同去看望钱学森。钱老一眼就认出了杨利伟,亲切地说:“你们现在干成功的事情比我干的要复杂,所以说,你们已经超过我了。祝贺你们。”从那以后,每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功完成后,航天员们都会上门探望钱老,致敬先驱,聆听教诲。2011年,钱学森图书馆建成开放后,相继迎来杨利伟、景海鹏、刘旺、刘洋、邓清明、陈冬、赵传东等多位航天员到访。
著名航天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设计部退休人员褚桂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2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2024-12-16 20:30:15钱学森四大弟子之一褚桂柏逝世著名航天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设计部退休人员褚桂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2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周岁
2024-12-17 07:57:05钱学森"四大弟子"之一褚桂柏逝世1955年,回国后的钱学森在中央的安排下,踏上了考察东北的行程。在哈军工见陈赓院长时,钱学森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研制导弹的问题。
2024-12-11 13:36:08导弹一词是由钱学森命名的他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美国人说他能抵5个师,宁可枪毙也不让回国。
2024-12-11 11:27:32导弹航天员等词都是钱学森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