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半盒牛奶从高空坠落,冲击力可超过其自重数十倍;一包随手丢下的生活垃圾也可能成为致命武器。
近日,湖北宜昌的李女士经历了一次危险。她在儿童乐园前的空地推着婴儿车散步时,一个牛奶盒突然从空中砸下,落在了婴儿车旁,幸好没有对婴儿造成伤害。李女士立刻报了警。她回忆说:“我们推小孩下来玩,大概站了不到一分钟,就听到砰的一声,有东西掉下来,我的身上包括小孩的身上,还有车子上面全是白色的液体,回头一看地上有一个砸下来的奶瓶。”
接警后,辖区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并开展调查取证工作。通过查看高空抛物监控,他们将范围锁定在5号楼22层至30层之间。最终,民警锁定了23层的一位住户。得知家中7岁小孩一人在家,这个牛奶瓶就是他扔下来的。随后,民警对该住户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宣传了高空抛物的危害。小朋友和家长也很快认识到了错误,并向李女士表示歉意。
在山西晋城的一个小区,一袋厨余垃圾被人从高空抛下,导致一辆停在小区单元楼下的轿车车窗被砸碎。接警后,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到现场。经过勘查,他们在厨余垃圾中找到了一张超市购物小票,通过这张小票上的信息,警方找到了这家超市进行调查走访。最终,民警锁定了高空抛物者为该小区15楼的住户王某。王某晚上做完饭后,害怕天气寒冷,便将餐余垃圾从楼道窗户随手丢下,造成了车辆损坏。由于案发在深夜且未造成人员伤亡,公安机关决定对王某作出行政拘留五日的行政处罚。
高空抛物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这种行为不仅威胁社区安全、容易引发邻里纠纷,还可能触犯法律。根据相关法规,高空抛物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涉及犯罪。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了一项新的罪名——高空抛物罪,即“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行为。司法实践中,通常会考虑抛掷物品的性质、高度、环境及造成的后果来判断是否构成犯罪。
对于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法律责任有所不同。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高空抛物行为,通常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其监护人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高空抛物行为导致严重后果(如致人重伤或死亡),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监护人同样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高空抛物行为,则依法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并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6月3日,吉林延吉迎光小区发生一起高空抛物事件,险些砸中两名放学回家的小学生。目击者贾女士称,有人从六楼抛掷生活垃圾及排泄物,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近十年,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025-06-04 21:05:04小区业主高空抛物持续近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