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时上大学,一张本科文凭可以管到我退休;十几二十年前上大学的,本科文凭可能可以管十几二十年。但现在一张本科文凭,能不能管一个学生毕业五年内不被结构性淘汰,都未可知。”
倪军曾在上世纪80年代从上海交大公派出国留学,36岁成为密西根大学终身教授。近年来,他将事业重心放在国内,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长特聘顾问、溥渊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同时担任宁德时代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首席制造官和工程制造及研发体系联席总裁。
在上海交大溥渊未来技术学院的院长办公室里,倪军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有一本原版书《Outlive》,书中布满划线句,机票作为书签。他连看了两遍这本书,一遍精读,一遍梳理。“时代变化太快了,我们希望学生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自己也要有。”他最近想学健康领域的内容,这或许与学院最近的大动作有关。就在4月17日,依托交大医学院、溥渊未来技术学院,全国首个“4+4+X”医工交叉“MD+PhD”双博士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启动,期望培养既能解决医学、工学等重大问题、又能引领科技变革的“医师科学家”“医师工程师”和科技行业领军人才。
2025年4月17日,“4+4+X”医工交叉“MD+PhD”双博士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启动。在全国高校大行改革的当下,作为国内少有的实体化办学的未来技术学院,溥渊未来技术学院动作不断:自2023年起招募本科生、研究生,启动“溥渊未来学者计划”。
有些事情没变,比如倪军仍在强调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强调基础科学的训练、家国情怀等。他也仍在两城奔忙,一周一半的时间处理学院事务,一半时间赴宁德时代从事首席制造官工作。倪军坦言,未来发展具备高度不确定性,但有两个事是人类永远要关心的,一个是地球的健康,一个是人类的健康。学院的专业方向由此设为“可持续能源”与“健康科学与技术”。
苹果机器学习研究中心公布了2025年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获得博士生奖学金的学者名单。今年共有21位学者获得了资助,其中包括12位华人学者
2025-03-27 19:29:252025苹果学者名单华人占半壁江山这天终于迎来了香饵106号楼交房的日子。白阿姨北京的老房子还保持着当年跟老伴结婚住进来时候的样子。她想把结婚时穿的西服也留在了老衣柜里。但在老马的劝说下,决定留个念想,把回忆带走。...
2024-12-18 16:29:46当美国学者看到北京80年代的结婚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