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重申董明珠应道歉!看来董明珠不会道歉了,甚至一些人认为老胡主张她道歉过于严厉了。就让这个争议作为一个印记留在互联网上吧。
但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公开表示因为怕出间谍而不用海归,肯定是错的。这种思想决不应在我们的社会上宣扬,而在人人都有手机的时代,在股东大会上这样说就等于面向了整个舆论场。
中国对外开放必然有各种风险,包括“间谍混进来”的风险。我们的社会需要有能力一边驾驭这些风险,一边把门对外越开越大。中国最优秀的大公司都使用了数不清的海归,甚至外籍人员,华为是这样,大疆、比亚迪、小米、联想、腾讯、字节、阿里、京东……无一例外。在家电领域当下销售额是格力2倍多的美的,也在国际化方向颇有建树,使用了大量海归。它们面临的“间谍风险”应当说比格力更大,但没有因为这个问题上被绊倒,它们在全球市场上打响中国的品牌,为国家创造税收,共同提升了中国经济以及中国社会的韧性,这种韧性增加了国家应对各种风险、包括“间谍风险”的能力。
胡锡进重申董明珠应道歉
如何经营格力,这是董明珠和该公司管理团队的权利,他们也可以有根据自身条件和经验选用人才的偏好。但是完全拒绝一个群体,这有违劳动法。在股东大会这样宣扬并导致传播到社会上,产生了与对外开放路线不一致的负面影响,就超出了该公司的“自主经营”范畴,触发了反对。必须说,这波针对董明珠和格力的负面舆情是董明珠自己惹出来的。
就事论事做出道歉并非整体自我否定。现在一个庞大的海归群体感觉受到了伤害,我相信这不会是董明珠女士的本意,那么做出说明并对那个群体表达歉意,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和它的领导者应有的达观。
客观说,中国的外部环境这些年比过去变得更加复杂了,挑战更多,中国人加紧国家安全意识是必须有的反应之一。与此同时,我们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保持国家的张力,同时在内部要维护好社会的活力和宽松,这对当下的中国非常重要。
一个大型企业如果因为驾驭不了“间谍风险”而拒绝整个海归群体,说实话这决不是格力的一个优点。多给国内人才提供机会,这没有错,所有大型企业都应该这样,因为国内人才肯定是中国人才大军中的主力。但是使用国内毕业生的主要理由之一是害怕海归中出间谍,国家没有这样的政策导向,生产大众用品的企业朝这个方向贴,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葩的过度反应。对外开放时代的中国舆论不应该对此给予鼓励。
中日昨天举行了时隔6年的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达成了20项共识,这是中日关系的重要进展。两国民间都应该跟上中日改善关系的明显趋势,为两国进一步扩大合作提供更宽阔的积极舆论环境
2025-03-23 16:37:01胡锡进中印关系终于迎来解冻。两国边界的实控线开始出现暖意,迅速改变了喜马拉雅山两侧对未来的预期。12月18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在北京举行第二十三次会晤,双方就中印边界问题进行了实质性讨论并达成6点共识
2024-12-21 01:05:09印度终于想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