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的白酒行业似乎经历了一场“倒春寒”。随着财报披露季的到来,除了个别头部酒企仍维持稳健态势外,部分二三线酒企面临严峻挑战,净利润大幅下滑甚至亏损,行业整体增长趋缓。虽然资本市场表面风平浪静,但白酒板块从去年11月至今跌幅已超过12%,调整信号早已释放。
受到冲击最大的恰恰是前些年增长最为迅猛的企业。这些企业曾凭借价格上扬和渠道扩张,在“白酒高端化”的浪潮中迅速崛起,一度成为行业热议的潜力股。然而,如今业绩与库存的双重压力正在考验它们的应变能力。
在这次白酒“价值回归”中最受伤的不只是股民,还有经销商。归根结底,是白酒附加的金融属性使然。一线白酒价格稳定,属于稳健投资的硬通货;低端白酒纯靠走量,没什么故事可讲。无论是股民还是经销商,都将目光投向了一众二三线白酒,押注其中能诞生出一家新的茅台或五粮液。
从不断推高的产品定价来看,二线酒企也乐于迎合这种期待。例如,业绩暴跌的酒鬼酒曾将旗下的品牌“内参酒”打造成继茅台、五粮液和国窖1573之后的第四大高端品牌,价位直接定到了1499元。在行业上升期,酒企通过给经销商制定高额任务和诱人返点的组合拳,将过剩的产能全部转移到供应商侧。而供应商也乐于参与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笃信仓库里堆积如山的是静候佳音的液体黄金。
2024年前三季度,上市白酒的库存规模已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较2019年增长了近一倍。然而,行业一旦转入调整期,白酒有价无市的现实就会很快暴露。消费疲软时,连茅台和五粮液都要低头打价格战。以茅台为例,其批发价从之前2600元左右/瓶的高位降至如今2200元左右/瓶的相对低位,但得益于出厂价只有1169元,经销商仍然有利可图。相比之下,二三线白酒的出厂价和批发零售价之间的利润本就有限,一旦降价促销很容易跌穿出厂价。但酒企们并没有更好的选择,经销商在高库存和低动销的双重压力下,不可避免地陷入卖一瓶亏一瓶的尴尬处境。
最近,一位教师朋友来倾诉:已经几天没有食欲,晚上睡不着,睡着了还做噩梦。要问这是为什么?都是开学惹的祸。
2025-02-17 10:53:46开学了3月19日(采访),山东临沂,大鹅被安排专座,上饭桌和家人共餐,主人:它很聪明,会要食物,会表达不满,我们把它当做家里的一员。网友:开眼了第一次见活鹅上桌。...
2025-03-19 15:42:47开眼了第一次见活鹅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