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延动力也在相似时间内开始备战,策略是“多机作战”。公司组建了两个队伍,每队3台机器人——1台主力加2台备用。一队追求最佳步态,让N2的跑姿更拟人、优雅;另一队则追求速度,配速可达7—8公里/小时。高速度对硬件冲击极大,测试中发现N2脚踝发力过猛导致螺丝松动和金属疲劳,不得不给它穿上跑鞋并加装定位销,缠上高强度胶带,才暂时解决了结构损伤问题。
除了灵宝和松延动力,还有多支机器人团队参赛。一家曾在苏州备战马拉松的机器人公司创始人表示,其人形机器人连续跑步时间、速度和稳定性都得到显著提升,达到了赛事要求。起初他们追求速度,但很快发现速度快了会影响稳定性和平衡度,于是改为让机器人的步态更像人。
即便不是为了备战本次马拉松,过去一年多家机器人企业陆续发布了“机器人跑步”的视频,从最初需要铁架支撑的“老年步态”,到如今能够自如完成奔跑、跳舞、打拳、翻跟头等高难度动作,进化速度令人惊叹。前述苏州机器人公司记录了一款人形机器人从只会慢步到学会奔跑的全过程。现在的人形机器人跑步状态越来越像人,并能在多种环境中适应。
多家企业表示,人形机器人的快速进化离不开数据积累。通过动作捕捉设备采集专业跑者的步态,再通过软件映射至机器人关节,几秒的数据就能让机器人学会最基本的跑步姿势。但要真正做到从慢跑到快跑、识别并躲避地面碎石、跌倒后迅速爬起,则需要数百上千条数据样本及算法迭代。机器人的进化不仅需要数据“喂养”,还需要算法支撑。灵宝和松延动力都在逐步尝试强化学习和模仿学习技术。与传统精确动力学建模不同,新的方法让机器人在仿真环境中自己摸索跑步的最佳策略,模型验证后再部署到实体机器人上测试。崔文昊介绍,松延动力会先在计算机上进行模型训练,模拟数千台机器人在不同参数下的跑步场景,再将训好的模型部署到实机测试,并根据记录数据再次迭代模型。
上午10点,N2人形机器人开始“晨练”。这款由松延动力研发的机器人正备战2025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自4月初以来,它每天在北京海淀气象科技园区的柏油马路和水泥路上各跑1小时以上
2025-04-19 10:37:21机器人半马跑姿大赏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将于本周六(4月19日)早晨7点半在亦庄鸣枪开跑。来自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地的人形机器人正在集结,准备参加这次21.0975公里的赛事
2025-04-19 09:56:22康复训练型机器人跑半马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将在北京亦庄举办。4月17日下午,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为参赛队伍提供了集中服务区域。在该中心的外部广场,可以看到机器人测试区、充电区和坡度训练区等标识牌
2025-04-19 09:26:07机器人跑者视角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