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款猴痘疫苗临床研究开始招募受试者。4月8日,“上海生物”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由中国生物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自主研发的MVA株猴痘减毒活疫苗在河南省传染病医院(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开展Ⅰ期临床试验。该研究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通知书,计划在郑州市范围内招募120名18岁及以上志愿者参加试验,其中健康人60人,男男性行为者和HIV感染者各30人。
招募条件中提到,要求入组当天体温低于37.3℃、年龄大于等于18岁的人群,有天花疫苗接种史者需出生于1980年之前;男性及育龄女性6个月内无生育计划,并同意在接种试验用疫苗后6个月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21日前。
这款猴痘疫苗于2024年9月9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是我国首款获批临床的猴痘疫苗。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呼吸道分泌物、接触被感染者污染的用品等方式传播,还可通过母婴传播、性传播。在1-5天的前驱期内,感染者可能会出现发烧、寒战、不适、头痛、背痛、喉咙痛、呼吸急促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猴痘的临床特征与天花相似,但症状较轻,死亡率较低(1%-10%),且存在淋巴结肿大。前驱期后,会出现进行性斑丘疹,直径为0.2厘米至1厘米。病变始于口咽和躯体部位,并在手掌和脚底的累及下扩散到四肢。皮损在2-4周内从斑疹发展到丘疹、水疱、脓疱,然后结痂、脱屑并最终脱落。在某些情况下,病变会导致色素沉着的疤痕,且存在肺炎、脑炎、角膜炎和继发性细菌感染等并发症。
世界卫生组织曾于2022年8月发布猴痘疫苗临时使用指南,推荐接种对象主要为猴痘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及暴露于猴痘的高风险群体,包括:男男性行为者或有多个性伴侣的个人;有猴痘病毒暴露风险的医务人员、研究人员、进行猴痘诊断检测的实验室人员、疫情应对小组成员等。目前,我国尚无猴痘疫苗上市。
1月21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自主研发的MVA株猴痘减毒活疫苗I期临床研究启动会在河南省传染病医院召开。会议针对临床试验方案、现场操作要点和难点进行了充分培训与讨论
2025-01-24 00:20:46我国猴痘疫苗启动临床试验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合作研发的猴痘疫苗,于12月10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注册分类为1.2类创新型疫苗
2024-12-12 21:05:14我国猴痘疫苗获批临床德国媒体报道,该国发现首例感染猴痘病毒新变种Kladelb的患者。据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数据,这名患者在国外被感染,并于上周五在科隆被检测到
2024-10-23 17:10:05德国首例猴痘新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