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众多游客在全国各地的景区与机器人不期而遇。从“春晚机器人”到景区内的互动体验,科技感十足的机器人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去年末以来,“杭州六小龙”的持续火爆使得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以及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这一潮流与景区寻求创新文旅服务的需求一拍即合,二三月以来,机器人开始大规模进入景区,成为游客的新宠和服务升级的重要工具。
泰山景区自1月底投放了十台外骨骼机器人,受到游客热烈欢迎。社交媒体上预约租赁的数量激增,目前已有近百台投入使用,并计划在五一前增加至500台。这些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感知人体意图,提供助力,帮助游客减少体力消耗。例如,在泰山红门到玉皇顶的7000多级台阶路段,使用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将原本约3小时的攀登时间缩短一半。其他如三门峡灵宝汉山、保定白石山等地也纷纷引入这项技术。
峨眉山景区也计划在外骨骼机器人的帮助下提升游客徒步登山的乐趣。景区管委会表示,这不仅优化了游客体验,还拓展了他们在景区的游览深度。峨眉山每年接待大量游客,其中全程徒步登山的比例不小,有了外骨骼机器人的支持,更多人愿意深入中山区域进行探索。
清明假期期间,许多游客在全国各地景区与机器人不期而遇。从去年末以来,“杭州六小龙”的持续火爆使得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显示度呈现指数级增长
2025-04-07 08:58:11机器人涌入景区央视网消息:今年春节,由于各种充满科技感的新鲜事物加持,让传统中国年充满了“科技范儿”。
2025-02-03 14:41:09科技“加持”春节泰山和恩施大峡谷景区相继引入登山辅助外骨骼机器人的新闻日前引发舆论关注
2025-02-21 03:10:05多地景区引入外骨骼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