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钟发明之前,人们通过观察太阳的升落来度量时间,并通过观测太阳影长和方位指示时间。诗人王贞白有诗云“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诗句流传千古。“一寸光阴”到底是指日晷影子的移动一寸还是圭表影子的长短变化,至今仍有不同观点。借由这句诗,让我们一同了解两种通过日影测时的“太阳钟”——圭表和日晷,探究蕴藏在时间记录中的智慧与文明。
日晷作为历史悠久的计时仪器,承载着人类对时间的理解与探索。从古代中国、北非、中亚到欧洲,日晷跨越了不同的文化与地域,展现了人类在追求计时精度方面的智慧与创新。古人最直观的时间感知是“天”,太阳一升一落定义了白天与夜晚的交替。这一简单而直观的自然现象成为古人测量时间的基础。太阳的运动不仅标示了白天的开始与结束,还通过投射在地面上的影子传递了时间流逝的信息。
随着太阳的移动,影子逐渐改变长度与方向。古人捕捉到这一变化,将自然现象转化为计时工具。由此,日晷应运而生,成为古代文明重要的计时仪器。中国古代日晷的刻度划分更为精细,将一天划分为100刻,展示了古人对时间流逝的独特感知。尽管名称不同,但功能相似,都是通过太阳照射影子推算时间。虽然古代资料较为稀缺,但通过一些零散的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我们依然可以窥见这些工具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角色。
“针穿五色绒共线,绣出麟毛千万般。”潮绣,流行于广东潮州等地区,属于中国四大名绣中的粤绣门派。潮州古城里的绣娘们,在一针一线、经纬方寸间,织就立体精美的图案。
2024-10-30 13:37:46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非遗篇|把工夫做在光阴里10月25日,台北检调机关申请延长对民众党主席柯文哲的羁押。这一举动引起了民众党的强烈不满。10月27日,民众党举办了一场名为“赖清德搞什么鬼”的活动,吸引了超过6000人参加
2024-10-28 15:17:27黄国昌:民众党对赖清德一寸不让每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提出的建议提案对国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2013年全国人大代表、环境法专家吕忠梅提出通过立法强化环境保护,建议将排污费改为环保税,推动企业减排
2025-03-06 15:11:46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到底有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