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现金牛”萎靡:屈臣氏中国销售疲软,利润连降6年 BUG 自营产品频陷争议!屈臣氏曾是李嘉诚商业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巅峰时期每天为李嘉诚带来超过4亿的收入,支持其港口、地产等其他业务。然而,近年来屈臣氏在中国市场遭遇困境,自2019年起,该品牌在中国的保健及美容产品利润已连续6年下滑。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降18%,EBITDA骤降55%。
近期,演员郭晓婷在微博上曝光购买的一次性内裤疑似出现霉斑或污渍,网友指出该产品来自屈臣氏。实际上,屈臣氏销售的产品近年来多次陷入质量争议,消费者投诉不断,品牌信誉受损。面对电商平台和新兴美妆集合店的竞争,屈臣氏在中国市场的线下零售模式显得力不从心。
屈臣氏中国随后表示正在对相关产品的生产环节进行全面复查,并暂时停售该产品。据报道,涉事产品由东莞市芬乐制衣有限公司代工生产,委托生产企业为广州屈臣氏个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该公司曾因产品责任纠纷被多次起诉。屈臣氏自有品牌覆盖饮品、护肤、彩妆等多个品类,但这些产品多通过代工厂生产,成本较低,毛利率高。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有多起针对屈臣氏自有品牌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
根据长和2024年业绩报告,屈臣氏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总额为135.08亿港元,同比下降18%,EBITDA降至4.67亿港元,同比下降55%。店铺数量和同店销售额也在减少。行业人士认为,电商冲击是主要原因,屈臣氏的价格和购物体验不如线上渠道,且导购的推销方式让消费者感到不适。此外,美妆集合店如调色师The Colorist、WOW COLOR等新玩家的崛起也分流了屈臣氏的顾客。
屈臣氏曾尝试数字化转型,推出App和小程序,但效果不佳。屈臣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28年的广州“广东大药房”,1981年被和记黄埔收购后成为李嘉诚商业帝国的一部分。2013年底,屈臣氏计划在香港和伦敦两地上市,但随后李嘉诚将24.95%的股权出售给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导致上市计划搁置。目前,淡马锡再次提及IPO计划,但中国市场业绩下滑可能会影响屈臣氏的整体估值。
10月28日,李嘉诚在北京朝阳区东四环的“御翠园”项目盛大开盘,推出了前所未有的7.6折优惠,特价房源售价低至7.6万元/平方米,这一价格甚至低于周边二手房市场价,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4-11-06 07:50:59长江实业集团对《七六折甩卖北京房产3月15日,李嘉诚计划出售43个港口给美国企业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港澳办转发了一篇评论文章《莫天真 勿糊涂》,指出当前世界局势复杂多变,中美战略博弈日益激烈
2025-03-16 10:23:40李嘉诚2025年伊始,97岁的香港首富李嘉诚以45亿元的价格出售了家族持有24年的上海和黄药业股权。这家企业的整体估值为99.5亿元。这次交易引发了外界对李嘉诚“中药梦”的关注
2025-01-14 08:32:29李嘉诚回撤4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