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团伙盯上儿童电话手表,警方提醒家长注意电话手表的某些功能。如今,儿童电话手表几乎成了孩子们的“出行标配”,但这些小小的手表也成了诈骗团伙的新目标。3月14日,湘潭市反诈中心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公众警惕利用儿童手表进行的电信网络诈骗。
反电诈中心民警介绍了一起外地案件。宁波的王女士报警称其儿子小李使用电话手表被骗走3万多元。12岁的小李在上网时被“买药返现”弹窗吸引,随后下载了相关App,逐步落入骗子设下的陷阱。骗子以刷单返现为诱饵,引导小李通过电话手表添加微信,并扫描二维码完成小额订单,小李确实收到了一些所谓的“返利”。尝到甜头后,小李越陷越深,在一笔1400元的转账后,“客服”声称支付创建失败需要重新补交费用,最终小李先后转账3000元和8600元。由于小李绑定的是母亲的支付软件,几笔转账引起了王女士的注意,她立刻询问孩子情况并报警。警方紧急联系支付宝客服,最后一笔21000元的转账被成功止付,挽回了部分损失。
近年来,儿童智能手表功能越来越全面,但未成年人反诈意识薄弱。诈骗团伙利用未成年人警惕性低、缺乏经验的特点,以“刷单返利”、“赠送游戏皮肤”、“中奖通知”等话术诱导孩子转账。不法分子通过儿童智能手表的社交功能发送“中奖通知”,要求孩子填写家长银行卡信息或支付验证码。已有外地警方通报过类似案例,因学生泄露敏感信息导致家长手机被远程操作,数万元被盗。
诈骗分子还可能通过电话手表接近孩子骗取信任,利用手表发送验证码,或者通过孩子联系父母索要短信验证码,达到转移钱财的目的。有时,骗子会通过儿童智能手表添加好友,以“免费送游戏皮肤”为由诱导孩子扫描二维码,实际上是支付链接。
家长应详细了解儿童智能手表的使用说明,教育孩子正确使用并定期检查;设置手表每天最高消费限额,开启账单功能,确保消费时有提醒;根据孩子的日常活动安排,制定合理的使用时间;关闭微信、支付宝等平台的“免密支付”功能,不要告诉孩子手机的支付密码。
儿童电话手表几乎成了孩子们的出行标配,但最近这种设备却成为了诈骗团伙的新目标。宁波北仑大碶派出所接到王女士报警,称她12岁的儿子小李用电话手表被骗走了3万多元
2025-03-10 20:03:16男孩用儿童手表刷单险被骗3万余元据报道,有嫌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巴西国家队主帅多里瓦尔的声音,向球员和教练进行诈骗。里约热内卢警方正在调查这一诈骗团伙,他们使用AI软件生成的假声音打电话给一些球员和教练,诱骗对方汇款
2024-12-13 11:13:33诈骗团伙用AI模拟巴西主帅骗钱内蒙古阿荣旗公安局近期成功破获了一起通过虚构住院事实以骗取保险赔偿的案件。案件核心人物蔡某,从2019年至2022年间,为自己及同伙购买了多份不同保险公司的意外伤害保险
2024-10-16 09:17:00收费教上百人骗保险公安网安部门持续打击网络谣言,成功打掉了一个冒充公职人员伪造红头文件、骗取信任并利用被骗人员转发谣言信息、蛊惑群众购买网络课程的犯罪团伙
2024-11-03 17:43:00一团伙伪造“红头文件”被抓网传南昌一学校老师课堂上推搡学生,被学生用电话手表拍下。当地教育体育局工作人员:正在核实中
2024-10-31 16:28:03南昌一老师课堂上推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