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堰乡赵家堰村,91岁的老党员万官鼎离世。他有8个儿子、1个女儿。在他去世后,前来吊唁的219位亲属和乡邻只收了每人10元随礼。
3月11日中午,在赵家堰村村委会前的“大寨亭”旁,几位村民正拉着家常。这里也是全国劳动模范周启本的家乡。离世的老党员万官鼎的住所距离村委会不到800米,他的四儿子万青松就住在旁边。62岁的万青松翻阅着一本特殊的“十元礼簿”。
万青松说,父亲一辈子都以党员身份为傲,周启本是他的入党介绍人。2021年,父亲收到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子女们才知道他在1957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亲多次提到死后丧事不要大操大办,不要给组织添麻烦。兄弟姊妹只有逢年过节才能聚到一起,这时父亲总会提到“丧事简办”的事。
今年2月27日,万官鼎离世。老人一生勤俭节约,生前也多次说过丧事“不受礼”。子女们商量后决定不收礼金,但亲朋们对此感到诧异。在当地农村,老人过世是家族大事,亲朋前来送行都要随礼,当地俗话叫做“赶情”。如果不记礼金,这笔人情就不算完整。为了不让老人的遗嘱成遗憾,大家决定将礼金标准定为“10元”。
万青松从柜子里拿出了那本特殊的嘉宾礼簿,礼金栏里219个名字下齐刷刷写着“10元”。丧礼上,从帮厨的伙计到执笔记账的先生,都提醒赶来的亲朋严格执行这一标准。67岁的田开芹带着1000元赶到现场,但这笔礼金被退回,最终只记上了“10元”。她说,大家习惯了人情往来,不随礼肯定不行,如果按以前的标准,这次要随上千元。
62岁的村民付正同介绍,两年前家里孙子办生日宴时,万官鼎的9个子女分别随了几百元的礼。这次,他只能给10块钱的“人情”,家属还送上了一条毛巾作为回礼。葬礼当天,有200多名村民自发来送老人。这位入党67年的老党员,在最后一程也为村民做了榜样。
近日,家住郑州的高雅已经练了10年的字,最近也是进入了瓶颈期,字越写越难看。
2024-11-19 17:30:2300后女生高情商拒绝91岁老人花钱求字在家人眼中,孩子的年龄永远不会削弱父母深沉的爱与挂念,这份情感仿佛是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印记,随时间流逝而愈发坚韧
2024-10-14 08:05:2891岁母亲看望病重儿子后儿子离世四岁警犬“米雅”在一次寻找走失老人的任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头经过系统训练的马里努阿犬,在搜寻方面已经非常熟练。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警犬技术中队使用老人随身衣物作为嗅源,沿着气味轨迹线进行追踪
2024-11-20 13:32:0091岁老人走失超20小时多亏了技术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