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韧性和政策支撑也是重要因素。去年中国GDP首次突破130万亿元,同比增长5%,展现出强大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政策转向为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去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明显回升,社会信心有效提振。今年2月17日举行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一系列政策安排,体现出中国政府“持续用力、更加给力”的坚定支持,有效提振了市场预期。美国外交学者网站刊文指出,前所未有的政策推动,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外资“看多”中国经济,有基于事实的客观评估,更有对增长潜力的理性展望。从宏观层面看,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丰富人力人才资源等诸多优势条件,长远规划、科学调控、上下协同的有效治理机制,需求升级、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广阔增量空间,构成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从技术层面看,安全性、盈利性和成长性兼具的中国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多背景下其投资吸引力日益凸显。德国《商报》指出:“放弃中国市场,等于放弃未来十年的增长门票。”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质变。当全球资本开始用新的估值模型审视中国经济时,那些在技术突破、产业升级、制度创新中持续投入的企业,日益成为全球资本配置的核心标的。这种价值重估的进程,既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也是全球资本重构的主动选择。从“唱空”到“重估”,从“低配”到“超配”,中国经济和资产迎来全球性价值的“再发现”。面对动荡的世界,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必将在深度转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全球资本正对中国股市投以浓厚兴趣,视其为未来的亮点。彭博社的报道揭示,对冲基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中国市场,寄望于中国的刺激政策能够加速经济复苏进程
2024-10-08 23:26:00外媒:全球资本持续买入中国资产10月7日的新闻联播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持有乐观态度。多家知名外资投行,包括高盛、瑞银和摩根士丹利,纷纷表达了对中国资产的积极展望
2024-10-08 09:14:00外资投行看好中国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