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因身体缺陷跑步送外卖。作为一名互联网时代的“键盘侠”,我本以为自己早已对各种“感人”新闻免疫。从“最美乡村教师”到“90后扛起责任”,我点赞无数,但这次却被一位外卖小哥的故事触动了。
打开朋友圈,清一色的“正能量”、“感动”、“致敬”。转发的链接里,外卖小哥挥汗如雨,步履不停。我收藏的《外卖小哥的自我修养》、《如何成为一名合格骑手》等“行业宝典”,似乎瞬间失效。这位外卖小哥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同事发给我一张媒体报道截图,我才恍然大悟:感动我们的不是奔跑的速度,而是“身残志坚”的悲情。报道中提到,呼和浩特的一位双臂肌无力的外卖小哥,因为无法骑车,只能跑步送餐,每天能送50单,而且几乎没有差评。不少网友已经开始脑补“励志大片”,准备赚一波热泪。
看着这满屏的感动,我却有些困惑:这事儿真的值得这么大张旗鼓地宣传吗?感动背后,谁在买单?送外卖就是和时间赛跑,超时扣款、差评警告是标配。平台算法的精准计算和顾客的催单,是每一个外卖员的日常。这种“玩命”的奔跑,就像赌桌上的筹码,每一步都标好了价格。安全、健康、尊严,都可能成为“赌注”。
而赢来的“好评”和“打赏”,或许还不够支付一次违章罚款。把眼光放在这位“奔跑”的小哥身上,其实也一样辛酸。“感动中国”和“按时送达”这两场“人生大考”,都能让外卖员们焦头烂额。媒体自然不会错过这个第一季度的重要“流量密码”。
仔细研究报道细节,原来外卖站点和同事们都很照顾这位小哥,给他派送的都是近距离、不着急的订单。他之所以能“零差评”,是因为大家的理解和包容。8块钱的配送费看似不多,但能满足“养家糊口”、“自食其力”、“赢得尊重”的三重诉求,算起来好像还挺划算。而“正常”的外卖员们,为了多赚几块钱,不得不自愿加班,甚至冒着风险闯红灯。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名外卖小哥因身体缺陷无法骑车,只能跑步送外卖,被称为“呼和浩特神行太保”。站点很照顾他,分配距离较近的订单。...
2025-02-18 14:44:34小伙因身体缺陷无法骑车跑步送外卖近期,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名外卖骑手因“跑步送餐”引发关注。据网传视频显示,这名身穿美团骑手服装的外卖员在大街上、雪地里以小碎步奔跑的方式送餐,有时手里还提着顾客下单的外卖,被网友称为“神行太保”
2025-02-19 09:21:34骑手因身体缺陷跑步送餐站长辟谣内蒙古一外卖小哥因肌无力没法骑车,靠跑步送外卖,人送外号“神行太保”。知情人称,站点一般都很照顾他,给他分配的都是1.5公里以内的单。网友:佩服得五体投地!致敬每一位平凡的劳动者!...
2025-02-20 14:14:27外卖员因身体缺陷无法骑车凭双腿奔跑送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