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温超导取得新突破。我国超导研究取得新进展。由薛其坤院士领导的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在高温超导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这一发现使镍基材料成为第三类在常压下实现超导的材料体系,为解决高温超导机理提供了全新突破口。该成果已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
超导是指某种材料在温度降低到某一临界值以下时电阻为零并具备完全抗磁性的物理现象,在众多高技术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通常情况下,许多材料需在零下250摄氏度以下才能实现超导,而能够在零下233摄氏度以上实现超导状态则被认为是高温超导。自1911年超导现象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温度更高且更适于应用的超导体。
镍氧化物是高温超导体的重要候选材料之一。此次南方科技大学团队的研究表明,镍基材料在日常压力环境和零下233摄氏度以上就能实现超导。原本镍基高温超导只能在非常高的压力下实现,但通过三年的努力,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在极强氧化环境下能在纳米尺度上“搭原子积木”的技术,制备出了这种常压下实现超导的镍氧化物薄膜。
薛其坤院士表示,这项研究使用的仪器全部基于国产设备,并实现了超强氧化能力的原子尺度薄膜生长技术。这是我国自主发展实验技术的重大创新。未来,研究团队将继续探索不同的材料体系,争取在常压下进一步提高超导温度。
我国在超导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在高温超导领域实现了一项重大突破,使镍基材料成为第三类在常压下实现超导的材料体系
2025-02-19 08:50:38我国高温超导研究获新突破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我国科研团队联合国外的多个研究团队,在镍基高温超导体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2024-10-03 09:42:26突破!科研人员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在中国人民银行和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网联清算公司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第三方支付服务信息系统安全框架指南》(ISO/TS 9546)日前正式发布
2024-12-31 01:43:39标准化南京大学谭海仁教授团队与仁烁光能(苏州)有限公司合作,制备出1.05平方厘米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其稳态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8.2%,刷新了该尺度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的世界纪录
2024-10-19 10:56:00我国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