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吃饺子。正月十五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新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在很多人看来,过了这一天,年就算过完了。正月十五有许多说法和讲究,这一天被称为“天官赐福日”、“元夕”、“上元节”或“元宵节”,是一个喜庆团圆和为新年祈愿家业兴旺人长久的日子。
正月十五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传统习俗。早上吃汤圆而晚上吃饺子是标配,这天的饺子讲究的是喜庆团圆和如意。有句话说,“3馅不上桌,福气不进门”,指的是以下三种馅料:
韭黄:正月十五正值早春时节,适合食用寓意长长久久的韭菜。不过今年春季较冷,韭菜味道不够浓郁,此时韭黄鲜嫩可口,用来包饺子特别美味。制作时,将韭黄洗净切末,猪肉剁成馅,虾仁去除虾线后加盐搓洗去黏液,腌制片刻。肉馅中加入调料搅拌均匀,分次打入葱姜花椒水,再与韭黄混合。包入整只虾仁,煮至饺子鼓肚浮起即可。
姬松茸:姬松茸带有天然香味,口感脆爽,是这个季节受欢迎的食材。姬松茸像一把小雨伞,有遮风挡雨和庇护的寓意。制作时,牛肉和五花肉按比例搭配剁成馅,姬松茸洗净焯烫后剁碎。肉馅中加入葱姜末、盐、胡椒粉等调料,打入葱姜花椒水,搅拌均匀。最后将姬松茸拌上花椒油和香油,与肉馅混合包入饺子皮中煮熟。
白菜:白菜被誉为“百菜之母”,水分充足且口感水灵。正月十五吃白菜馅饺子寓意招财进宝。制作时,将白菜心切成细末,紫菜涮洗干净,猪肉剁成馅。白菜中加入盐杀出水分后攥干,紫菜剁碎,肉馅中加入葱姜末、香菜末等调料,与白菜和紫菜混合。淋上花椒油和香油,搅拌均匀后包入饺子皮中煮熟。
正月十五吃饺子,不仅图个喜庆吉利,还追求鲜美可口。大家不妨试试以上三种馅料,正是应季可口的时候。
冬至这天,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吃饺子的习惯,而夏至那天则会吃面条。“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关于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起源,有许多传说,其中一个与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有关
2024-12-21 17:04:44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或与张仲景有关明日冬至,在河北,这一天的重要性几乎等同于过年。有句老话说得好:“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尽管外面天寒地冻,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热腾腾的饺子,心里便感到温暖。相传东汉末年,灾害频发,很多人患病
2024-12-21 22:57:11冬至别忘了吃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