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正月怕十三究竟有啥怕的。今天是正月十三,民间称之为“杨公忌日”。这一天在传统上被认为诸事不宜。据传,“杨公忌日”由唐代风水大师杨筠松所定,共有十三个忌日,每个月提前两天。例如,正月十三是第一个忌日,接下来依次是二月十一、三月初九等。
关于“杨公忌日”的起源,还有一个传说。古代有一位姓杨的老人,有十三个儿子,而他的邻居一个孩子也没有。杨公因此常常炫耀自己的儿子多。邻居气不过便咒他将来无人送终。杨公却得意地说,即使老天每月收去一个儿子,也还会留一个为他送终。没想到后来发生瘟疫,杨公的十三个儿子相继去世,只剩下他自己,晚景凄凉。人们认为这是应在他自己说的大话上,因此将这些日子称为“杨公忌日”。
除了忌日的说法,正月十三还有其他习俗。这一天也是“点灶灯”的日子,即在厨灶下点灯,并保持彻夜不熄,直到正月十五之后才能熄灭,以祈求灶神庇佑家宅平安、饮食无忧。
此外,正月十三还被称为“成日”,属于民间“建除十二日”中的一个。虽然“成日”不算吉日也不算凶日,但人们依然习惯在这一天谨慎行事。
正月十三还有一些特别的注意事项。首先,这天不宜胡言乱语,尤其是不能说带有“翻”字的话,以免招惹是非。其次,立春已过半,天气乍暖还寒,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脱掉厚棉衣。最后,根据农谚,如果正月十三是晴天,则预示接下来可能会出现旱情或倒春寒,不利于农业生产;若下雨或下雪,则预示雨水充足,有利于作物生长。
老话冬月怕初九究竟有啥怕的!时间过得真快,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大雪节气。气温显著下降,农民们需要做好禽畜的保暖工作,及时松土增肥以增强作物的越冬能力,并多积肥,将农家肥堆积在一起腐熟发酵,为来年春天做准备
2024-12-09 08:33:16老话冬月怕初九究竟有啥怕的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流传着许多富含智慧与经验的俗语,它们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指引着世代农民的生活与劳作。
2024-09-23 10:14:56老话“八月怕二十二”时间飞逝,转眼间已至冬月二十五。这一天既是圣诞节,也是传统意义上的“穷日”。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不怕冬月廿五阴,就怕冬月廿五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冬月二十五这天,阴天比晴天更受欢迎
2024-12-25 09:38:43冬月怕廿五究竟有啥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