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牛津大学发布公报称,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证实了一颗类太阳恒星的宜居带附近存在“超级地球”。这项发现为寻找可能适合生命生存的类地系外行星提供了更多线索。“超级地球”是一类巨大的类地行星,通常由气体和岩石组成,质量可达地球的数倍以上。一些研究人员推测这类行星拥有与地球相似的板块构造。
新发现的行星被命名为HD 20794 d,质量是地球的6倍,距离地球约20光年,围绕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行。它的轨道位于该星系的宜居带内,意味着它与恒星的距离合适,其表面能维持液态水存在。液态水是生命所需的关键成分之一。这颗行星最早由牛津大学物理系的研究人员迈克尔·克雷蒂格尼尔博士于2022年发现。他在分析智利拉锡亚天文台的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光谱仪记录的存档数据时发现了候选信号,但因信号微弱未能确认来源。随后,一个国际研究团队结合HARPS和同样位于智利的ESPRESSO光谱仪的数据,最终证实了这颗“超级地球”的存在。
尽管HD 20794 d位于相关星系的宜居带,但现在判断它是否能孕育生命还为时过早。与大多数行星不同,HD 20794 d的轨道呈椭圆形,使得它与恒星的距离在一个运行周期内会有较大变化。不过,研究人员认为这颗行星将为未来探测太阳系外生命迹象的太空项目提供宝贵的测试案例。研究报告已发表在《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炎热的夏日,在户外乘凉时,抬头仰望星空,偶尔能看到流星划过夜空。很多人会对着流星许愿,希望愿望成真。然而,实际上流星并没有实现愿望的能力
2024-12-17 13:57:46直径8公里的小行星撞击没改变地球气候最近,德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根据目前全球的气候政策,即使将全球气候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到2300年,地球生命支持系统中的4个临界要素中至少有一个崩溃风险高达45%。
2024-08-09 14:25:28地球生命支持系统正接近全面崩溃研究人员在多国合作下有了新发现,全球气候变暖正促使冰雪加速融化,这一现象正逐渐减缓地球的自转速度,导致一天的时间有所延长。这项研究结果发布于7月15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
2024-07-18 11:56:10研究称地球自转变慢地球正经历一次独特的天文景象。2024年秋季,小行星2024 PT5,直径约10米,悄然接近并开始了与地球长达57天的近距离相伴。这次访问不仅是科学界的宝贵机会,也让全球民众感受到宇宙的奥秘与壮观
2024-09-20 14:46:21除了月亮一项最新研究揭示,月球曾经离地球更远,约数千英里之遥,而地球一天的时长也较当前多了2.2小时。研究人员认为,日照时间的增加或许促进了氧合作用,为生命复杂性的飞跃创造了条件
2024-08-19 11:00:57研究称地球的一天曾比现在长2.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