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年味正浓。2025年的春节被称为“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当结果宣布时,现场气氛热烈。各个代表团排队祝贺中国。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萧放表示,中国人的价值理念能够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感到特别激动和高兴。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认为,这是中国人的荣光,也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
春节申遗成功意味着对这一“人类共同遗产”的保护力度要继续加大,也为无数正在准备过年的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巴莫曲布嫫作为春节申遗工作组顾问,曾参与二十四节气的申遗工作。2022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开始推动春节申遗工作,除了熟知申遗工作的专家外,还有研究春节的民俗学专家参与。
萧放指出,春节作为一个民族的大节日,需要提炼出具有人类性价值的内容。申报材料是核心任务,原定于2023年3月31日提交。但2023年1月,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调整了申报文本的格式和标准,导致春节申遗文本需重新调整。简化后的表格要求项目介绍不超过200个英文单词,这对工作组来说是一大挑战。
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了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评审
2024-12-04 22:20:30春节申遗成功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4-12-05 09:57:00与世界共享春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