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会计汤某将自己9岁儿子的名字添加进待支付的工人名单,以“施工队长”的名义冒领工资,先后共领取2200余万元。
1月23日,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对汤某职务侵占一案提起公诉。据介绍,2013年3月,汤某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知名公司担任会计。2017年,她所在公司引入第三方劳务公司作为支付家装工人工资的渠道。每月支付时,公司会先将工人名单发给汤某核对,再由她转给第三方公司进行汇款支付。汤某发现其中存在管理漏洞,两边公司互不知情,只有她在中间核对。
汤某试着将自己9岁儿子小甲的名字添加进待支付的工人名单,并以“施工队长”的名义冒领了一笔工资,无人察觉。从2017年到2019年6月,汤某每次通过儿子名下的银行卡领取40万元,累计领取2200万元。因为儿子当时才9岁,银行卡不能在手机上操作,所以汤某每次都去ATM机将钱转到自己的银行卡。拿到钱后,她大部分用于购买银行的基金产品和保险,其余则用于出国旅游及日常开销。
2024年8月,涉案公司在内部对账时发现有一笔约50万元的出账不清。公司进一步彻查过程中,发现汤某直接通过本人银行卡将疑问资金退回公司,随后对公司进行全面调查。汤某在公司监察部长陪同下前往公安机关自首。
在办案过程中,检察官详细调查核实案件情况。经过释法说理,汤某对其职务侵占行为供认不讳。她表示:“当时脑子不清楚就这样干了,我知道这样做不对。我愿意退钱,现在我把理财都赎回了,已经先还给公司47万元,其他的保险能赎回就赎回,不行就再去借点。”
检察官认为,汤某将其儿子虚设为施工队长,加入公司付款名单,公司根据该名单向第三方公司支付费用,然后由第三方公司转付给小甲。尽管费用直接支付人是第三方公司,但实际上该笔款项由汤某所在公司决定支出并实际承担,因此可以认定汤某侵占的是公司财物。此外,汤某利用其作为公司会计、编制应付款账目的职务便利,通过虚设名单做假账等方式侵占公司财物,具有高度隐蔽性,符合职务侵占犯罪的特征。
1月17日,闵行区检察院对汤某以涉嫌职务侵占罪提起公诉,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12月30日,媒体报道了福建刘女士的不幸遭遇。去年,她20岁的儿子偷渡前往缅甸北部,离开家12天后与家人失去联系。警方后来查实,这名年轻人已经死在缅北地区。为了寻找失踪的儿子,刘女士陷入了绝望
2024-12-30 19:53:2020岁儿子死在缅北妈妈被骗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