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标志着岁末的寒冷与新春的期待。据《孝经纬》记载,小寒后十五天,北斗七星指向丑位时即为大寒,此时天气寒冷至极。《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解释说,大寒比小寒更冷,是全年最冷的时候。
大寒期间,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周期约为20天。这种环流调整常带来大范围雨雪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出现长波脊,东亚沿海形成大槽时,西北风气流控制我国,不断补充冷空气,导致持续低温。
《礼记·月令》中提到,古人根据节气调整生活起居和祭祀活动,顺应天时。大寒时节,阳气潜藏,阴气极盛,古人认为此时行事需格外谨慎。
在民间传统观念中,大寒之后寒气逼人,仿佛世界被冰雪封冻,这是阴阳交接、万物蛰伏的关键时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强调冬季人体阳气内藏、阴气盛外,体表抵抗力较弱,需要特别呵护。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冬季因受寒引发的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约30%。因此,人们应避免暴露在寒风中,注意保暖,防止病痛缠身。
俗语“大寒不避寒,来年病纠缠”告诫人们要保暖防寒,以免疾病困扰。
此外,大寒还有“不扫”的习俗。古人在这一天避免大规模清扫,以免扫走家中积攒的福气和财气,象征着不祥与损失。这与春节前夕家家户户热火朝天的扫尘除旧形成鲜明对比。这一习俗体现了对过去一年辛勤付出的尊重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祈愿。
另一个忌讳是“不存”。古人云:“大寒不存粮,春来粮自长。”这句俗语提醒人们合理规划家庭物资,适量储备,避免过度囤积。现代社会物流发达,物资供应充足,过度囤积已不合时宜。应秉持节俭持家的传统美德,让生活回归简约而有品质的状态。
这些传统的忌讳习俗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同时尊重和传承这些民俗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光彩。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通常这个时候天气会非常寒冷。然而今年的大寒期间,很多地方却是晴天且温暖,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不少问题。大寒期间的晴天可能会导致倒春寒
2025-01-21 02:27:42老话最怕大寒晴又暖今日大寒“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这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到来,寒潮频繁南下,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严冬
2025-01-20 10:03:36今日大寒记得1不睡2要吃3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