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手机点开短信里的一条链接,识别社交平台消息框中的一张二维码,或者下载一个别人推荐的手机应用软件。然而,这些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风险。一条陌生链接、一张可疑二维码或一个不知名应用,都可能携带着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设计的“木马”,在点开的那一刻便植入了我们的手机。
手机间谍木马软件不同于一般的恶意软件,它具有目标精准、功能强大、极其隐蔽和长期潜伏的特点。通过临近和远程等方式植入后,一旦获取手机相关权限,便会监控使用者并秘密搜集各类信息。这种木马可以远程控制手机摄像录音,随时掌握目标的一言一语;也可以精准获取位置信息,实时监控行动轨迹;还能窃取个人信息和文件资料,轻易洞悉目标的工作生活情况。
间谍木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入手机。一些木马程序被关联在网站发布的跳转链接或伪装在二维码图片中,点击扫描后手机便会“中招”。还有一些木马程序被伪装成手机应用,打着“破解”“翻墙”等噱头诱导用户下载安装,从而为“间谍”打开方便之门。更高级的方式则是利用手机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技术漏洞,在目标毫无感知的情况下获取手机控制权,实现无声无息的监控。
国家安全机关提醒,防范潜入手机的“间谍”不仅关系到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还事关国家安全。尤其是核心涉密岗位工作人员,要提高安全意识,规范上网行为,做好信息安全防护。具体来说,应杜绝猎奇心理,不使用来路不明的智能电子设备,不点击短信、电子邮件中的陌生链接,不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安装陌生应用软件,不随意连接公共Wi-Fi,不浏览非法网站,及时关闭不必要的共享和云服务功能,并养成在官方应用市场下载应用软件的习惯。此外,提升安全意识,不在手机上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不存储核心涉密人员的敏感信息,不在涉密公务活动中开启和使用手机位置服务功能,不将手机带入保密要害部位、涉密会议和活动场所。最后,增强防护措施,及时更新手机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版本,修复已知安全漏洞,安装可靠安全软件,定期查杀病毒,警惕应用软件敏感和超范围权限请求,及时发现处理手机异常行为。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国家安全意识自古以来便深植于中华民族血脉之中,而间谍活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始终被高度警惕,传承和凝聚着中华民族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2024-12-24 08:09:07国家安全部:反间防谍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近一个时期,菲律宾多次违背自身承诺和中菲共识,在南海连续滋事挑衅,性质十分恶劣,严重侵犯中方领土主权,严重违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严重破坏地区和平稳定。
2024-08-27 15:12:24国家安全部:中国绝不接受任何威胁胁迫同时指出,恐怖主义是危害全球安全的毒瘤,是全人类公敌,打击恐怖主义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国际社会必须加强团结、深化合作、携手应对,共同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
2024-10-09 09:34:09国家安全部:打击恐怖主义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原标题:坚决打好涉台反分裂反间谍斗争6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
2024-08-13 08:04:32台湾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