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邮报》历时8个月的调查发现,已有75家警察局在办案时使用了人工智能面部识别工具。然而,其中12个州的15家警察局仅凭这项技术确定嫌疑人,导致至少8人无辜被抓。
据报道,美国多地警方规定,办案时需将人工智能算法得出的结果与其他证据交叉印证。但在这些冤案中,办案警察屡次违规。例如,在6起案件中未核查不在场证明或过度依赖有问题的证人证词;在5起案件中未能收集关键证据;在3起案件中忽视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在2起案件中无视与算法结果矛盾的其他证据。
密歇根州底特律警方仅凭面部识别结果认定一名怀有7个月身孕的女子为劫车案嫌疑人,尽管监控视频和证人证词均未提及“嫌疑人怀孕”。路易斯安那州警方跨州抓捕一名男性盗窃嫌疑人,却从未核实他是否到过现场,实际上他从未去过该州。新泽里州伍德布里奇警方急于搜罗他们认定的一名嫌疑人的相关证据,甚至无视犯罪现场的指纹和DNA等指向其他嫌疑人的证据。
上述8起冤案中,6起曾被媒体报道,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男子克里斯托弗·加特林和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男子贾森·韦尔诺的案例首次曝光。2021年,圣路易斯警方利用面部识别工具锁定加特林,并通过受害保安的指认将其逮捕。最终,因辩护律师指出影像证据模糊不清,加特林才洗清罪名,但他已被关押16个月。韦尔诺则因为与“正牌”嫌疑人在同一天在同一银行柜台办理业务而被捕。警方没有核验他的银行账户、转账时间等证据,他在羁押3天后获释。
《华盛顿邮报》称,虽然这8起案件所涉错误已被纠正,但它们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目前,美国仅有7个州出台法律要求警方公开披露是否使用了人工智能工具,因此具体有多少冤案无从得知。调查显示,40家警察局提供了案例记录,但17家未具体说明如何比对算法结果,另外23家中近三分之二仅凭算法结果逮捕嫌疑人,缺乏其他证据佐证。
这些冤案给当事人及其家庭造成了严重伤害。有人因此失业、家庭破裂或被迫信贷违约。还有当事人的子女因目睹逮捕过程心理受伤,接受治疗。大部分人因此对警察心生恐惧。“我知道我是无辜的,但我怎么才能打败机器呢?”2022年遭马里兰州警方错抓的阿朗佐·索耶说。
美国内华达州一名男子深夜遭遇入室抢劫后打电话报警。警方赶到现场,恰遇他与歹徒打斗,开枪制止时将这名男子打死。△警方执法记录仪拍摄视频画面男子名为布兰登·德拉姆,43岁。
2024-11-24 14:50:46美国一男子遭入室抢劫后报警校对:张亮亮8月14日,新疆塔城,吾巴勒边境派出所民警在巡逻中,遇一女孩向民警招手,女孩怀疑母亲收到诈骗电话,随后民警迅速处置,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损失
2024-08-19 05:58:14怀疑母亲遭电诈女孩果断出手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