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台中小学校园手机禁令。近期,多地出台中小学校园手机管理“禁令”。例如,在郑州,中小学校严格限制学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学校,除教学必需外禁止带入课堂;在广州,学校可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入学校或者在校园内使用,对经允许带入的应当统一管理,除教学需要外严禁带入课堂。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上升至1.96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3%。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手机等智能产品,对其专注力养成和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且刻不容缓。
针对这一问题,有记者进行了调查。安徽省宿州市某中学一名张姓老师表示,经学生申请、家长签字后,学校允许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但不能带进教室等教育教学场所。如果发现学生在教学区使用,或者晚上熄灯后仍在玩手机,会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管理,并告知家长相关情况。该校住校生较多,不少学生都有使用手机支付、打车、联系家长等需求,因此带手机进校园是必需的,但学校会对其进行必要的规范。
多地出台的手机“禁令”并未“一刀切”。比如,《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规定,“对经允许带入的,应当统一管理”“学校应当在公共区域设置公用电话供中小学生应急联系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然而,现实中一些商家抓住中小学生对手机的需求,销售“藏手机神器”,试图帮助学生逃避监管。这些商品包括可以同时装水喝和藏手机的水杯、能够屏蔽金属探测仪的镜子、充电宝形式的隐藏手机等。此外,还有一些人在校园周边店铺提供有偿租售或寄存手机的服务。近期,多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打击此类行为。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院长蔡海龙指出,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为处理下架类似商品和服务提供了相关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网络平台及相关经营者面向学生宣传、销售“藏手机神器”或提供偷带手机服务,意在帮助学生逃避监管,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违反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原则和要求。电商平台有权对商家的不当营销行为进行必要管束,及时下架相关商品和服务。
近日,为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多地纷纷出台购房支持政策,涉及购房补助、公积金支持等多个方面。
2024-09-18 10:48:24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