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网民数量庞大,部分网民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在自媒体和“黑公关”的引导下,部分网民出于朴素的正义感和道德感,对网络事件不假思索地口诛笔伐。此外,在“法不责众”的心理下,极少数网民肆意贬低和污蔑受害者,通过网络发泄情绪、博取关注、娱乐和获利。互联网平台既作为开放的网络社区,也为偏激言论和极端情绪的扩散提供了环境。大数据算法技术制造信息茧房和群体极化,降低了对不同群体和陌生话题的包容度;平台以流量为王,理性的声音可能会陷入“沉默螺旋”。
与现实社会语言暴力行为相比,网络暴力的影响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可能导致更大的危害。被网暴对象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均可能遭受严重影响,且这种影响通常会持续很长时间。对于社会而言,网络暴力破坏了网络环境的秩序和生态,增加了社会紧张和冲突,阻碍了信息的准确有效传播。
诉讼方面,施暴者违法成本低,受害者维权取证艰难。根据统计分析,2001年来涉网络暴力案件不多,且呈下降趋势。网络暴力事件多以诽谤罪、侮辱罪定罪处罚,但因侵害人多为网络上的陌生人,受害人在确认侵害人、收集证据等方面存在困难。知名社交平台所在地案件多发,北京、广东两地的网络暴力案件量排名靠前。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近五年涉网络暴力案件审理情况报告指出,多数案件标的低于10万元,一般仅会被追究民事侵权责任,赔偿金额有限。受害人往往较难证明实际损失,审理期限也较长。
当前,我国已构建多维度网络暴力治理规范体系,多部门协同行动。国家层面,多部法律法规夯实网络文明建设根基,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打击违法犯罪。上海市网信办也积极探索建立市级治理路径,如2023年的“清朗浦江·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和2024年的“清朗浦江·e企守护”整治网络暴力专项行动,共指导属地重点平台清理违规信息超过363万条、处置账号5.8万余个,并督促网站平台开发具有平台特色的防网暴功能。
在此背景下,《研究报告》提出探索网络暴力治理新模式,包括形成协同攻坚模式、强化依法惩戒模式、建立全程治理模式和探索共建共享模式,要求平台建立健全信息特征库、预警模型等,完善一键防护功能,提供保护救济途径,落实全流程治理责任。
“微笑剑后”“首日夺金”“名校博士”……在巴黎奥运会上摘得女子重剑个人金牌的中国香港击剑运动员江旻憓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8月4日
2024-08-12 16:18:14她何罪之有?12月24日,多名网友发布了一段自驾游博主的直播片段。该博主回应了此前在无人区拿走食物的行为,称:“不是我的东西我才拿呢,出来自驾游一年多,没人说我人品不行
2024-12-26 21:54:36博主拿走无人区应急物资反称遭网暴林俊杰,这位在全球华语乐坛闪耀的名字,用他的音乐才华和动人歌声赢得了广泛喜爱。然而,在他成功的光环之下,隐藏着一段与网络暴力抗争的艰辛历程。面对潮水般的恶意评论和无端指责,林俊杰经历了深刻的内心挣扎
2024-07-11 17:06:22林俊杰曾因网暴考虑退出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