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春节被镌刻在《太初历》上,今天,春节再次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提及春节,不得不提阆中。西汉时期,阆中籍天文学家落下闳研究制定出《太初历》,首次恒定“以孟春正月为一元之始(即春节)”的历法体系,开启了华夏文明中的春节历程。《太初历》不仅是中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历法,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为中国天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4年9月1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2009年,阆中被授予“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美誉,而落下闳也于2017年入选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人。民间尊称他为“春节老人”和“春节先圣”。
作为春节文化的发源地,阆中保存着众多与春节相关的历史遗迹,并将这份传统融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漫步古街小巷,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份历久弥新的年味。此次春节申遗成功,让阆中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使“拜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成为最响亮的口号。
为打响“春节文化发源地”的金字招牌,2023年阆中市与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8家机构共同成立“春节文化研究联盟”,发出将“中国传统春节文化和相关习俗”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倡议,积极推动落下闳及春节文化走出历史、融入当代、走向世界。
春节申遗成功不仅提升了阆中的国际知名度,还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阆中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胡涛表示,这将有力推动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地道的春节文化,感受阆中的独特魅力。随着春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阆中将迎来更多的文化旅游资源和项目,推动当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从“观光游”向“体验游”和“文化游”的转变。申遗成功为阆中的春节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更多学者、艺术家和年轻一代参与其中,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中国代表团庆祝春节申遗成功,并向前来祝贺的代表赠送红包。当天,现场大屏幕播放了春节宣传视频
2024-12-25 10:17:54首个非遗版春节要来了讲究工艺的雪绵豆沙,人见人爱的小鸡炖蘑菇,超级下饭的鲶鱼炖茄子、排骨炖豆角、熘肉段……东北菜可不止量大。
2024-09-29 16:30:00辽菜是第一个国家级非遗菜系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4-12-07 21:00:34看中国的非遗惊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