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欧盟委员会宣布结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并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针对这一决定,中国已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并与欧盟就价格承诺方案进行磋商。尽管目前尚未有最终结果,但加征关税措施已在行业内引起广泛关注,给中国车企出海欧洲的战略布局带来了不确定性。
标普全球智能预测与战略高级分析师方吉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汽车品牌全球化是大趋势,欧盟加征关税虽然影响出口,但不会抑制中国车企出海欧洲,反而会加速更多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布局,特别是在欧洲进行本土化生产。
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高速增长,2023年累计达到522万辆,同比增长57.4%,超过日本和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2024年,这种高增长趋势仍在继续。1至10月,中国汽车出口485.5万辆,同比增长23.8%。其中,传统燃料汽车出口379.8万辆,同比增长29.7%;新能源汽车出口105.8万辆,同比增长6.3%。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俄罗斯、墨西哥、阿联酋、比利时等国家。
不少中国车企开始向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出口新能源汽车产品,如广汽、蔚来、小鹏、极氪、领克、零跑等都提出了布局欧洲市场的规划。欧盟加征关税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带来了挑战。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消息,被抽样的中国出口生产商将被征收不同幅度的反补贴税,比亚迪为17%,吉利为18.8%,上汽集团则需支付高达35.3%的税率。未被抽样但配合调查的公司适用20.7%的反补贴税,其他不合作的公司将被征收35.3%的关税。这意味着,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出口欧盟最高需要缴纳45.3%的关税。
方吉表示,在“靴子落地”前,中国汽车出口仍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但由于欧盟反补贴税和制造业回流,预计中国汽车出口欧洲总量会在2027年左右达到峰值,此后逐步减少。她认为,欧盟加征关税会促使中国车企从出口转向海外本土化生产,也会导致外国品牌减少在中国生产并出口欧洲的车辆生产,从而减少纯粹的出口量。
欧盟加征关税还影响了在中国生产电动车的外资车企,如宝马和特斯拉。特斯拉享受了7.8%的优惠税率,被加征关税的幅度最低。业内人士担忧,高额税率可能导致外资车企缩减在华投资产能。方吉认为,外资车企在国内产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各国对中国汽车额外税收的影响以及供需变化。2022年,全欧洲从中国进口的整车数量约20万辆,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据会翻倍,达到50万辆。部分企业如沃尔沃已将生产线迁回欧洲,形成制造业回流。
方吉指出,实际上在欧盟加征关税前就有外资企业在将产能从国内迁移出去,这并不完全是因为关税,而是需求变化所致。近年来,中国品牌的崛起对外资车企形成了一定挤压,外资品牌份额不断降低。因此,以美系为代表的外资车企更倾向于采取轻资产经营政策,降低在中国本土的产能投入。相反,大众汽车集团等企业则逐渐加强在华产能投入,并与小鹏汽车展开合作。
谈及中国车企出海的趋势,方吉认为在海外进行本土化生产是大势所趋。中国企业在中国生产可以享受成熟的产业链,而在海外生产新能源汽车则需要注重当地产业链建设。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动力电池企业也在推进出海或本地化建厂,为中国车企构建海外本土产业链提供支持。在欧洲本土生产不仅能提升效率,还能增强品牌认知度。中国车企出海必须保持良性竞争,遵守当地法规,增强产品的适应性,赢得市场口碑和占有率。行业主管部门也应为企业提供更多保障,帮助规避风险。此外,中国车企还可以放眼全球,不局限于欧洲地区和纯电动能源形式,中东、东南亚等地区也是未来的重要市场。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在2024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中国车企相较于欧美竞争对手,享有30%-50%的成本优势,这让中国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占据了显著的竞争地位
2024-06-28 09:50:58姚洋谈欧盟加征关税:中国车企成本优势明显针对欧盟委员会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洲车企纷纷表示反对。
2024-07-05 14:17:57欧洲车企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盟最近宣布将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实施高额惩罚性关税,这一决策不仅影响了全球汽车制造商的商业战略布局,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增强的忧虑
2024-06-28 09:39:57欧盟关税大棒下欧盟成员国代表于10月4日投票通过了关于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最终反补贴税的提案。此决定随即遭遇德国汽车业界及舆论的反对声音
2024-10-11 12:13:25多家欧洲车企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当地时间10月21日出席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首家动力电池回收工厂启用仪式时,再次表达了对欧盟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反对意见。他认为德国汽车制造商不应惧怕来自中国的竞争
2024-10-22 07:41:01朔尔茨:德国车企不应害怕中国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