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针对大学生的性行为情况及性向自我认知的调查中,承认有过性行为的男学生占比较高,且性向自我认知中异性性向、同性性向、双性性向、不确定性向的比例超过10%,说明青年学生的危险性行为比例很高。青少年正处于生理性活跃期,无保护性行为比例高,面临更高感染风险。无保护性行为原因包括强迫或威胁性性行为、得不到安全套、缺乏艾滋病相关知识、相信性伴侣的健康状况、使用新型毒品或酒精、认为安全套会降低快感等。
我国性教育起步较晚,现有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学生对性教育的整体评价不高,仅约1/3的大学生认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超过1/5的大学生不确定有无学校性教育。青年学生以及高风险群体对性行为安全性的忽视也是问题之一。诸多研究显示,高校学生艾滋病的知晓率超过90%,然而2010年至2015年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的调查发现,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48.5%,其中与临时性伴安全套使用率只有20%,而与商业性伴及男性同性性伴发生性行为时的安全套使用比例均在5%以下。
因此,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性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推广安全套使用等措施对于防控青年学生中的艾滋病传播至关重要。
艾滋病被列为乙类传染病,每年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期间通常会举办宣传活动和科普教育。相关机构也会在此时发布全国艾滋病疫情报告。近两年数据显示,我国艾滋病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但某些方面仍需关注
2024-12-03 13:38:09或有千万艾滋患者未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