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失业潮来了吗
回忆往昔,曾经有一个“208万天价日薪”的话题冲上热搜,使得“演员”这一职业在普通大众眼中变得备受追捧。然而,如今许多演员面临着失业困境,甚至毫无戏可拍。
“一夜爆火”已成为众多演员难以实现的梦想,不仅无法获得高片酬,许多演员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不得不从事其他副业以维持生计。昔日光鲜亮丽的职业如今陷入艰难处境,除了头部演员外,底层演员们大多在薄冰之上艰难求生。
2018年,一场声名远扬的“偷税漏税”事件后,影视行业经历了大规模洗牌和调整,进入“寒冬”。头部演员的天价片酬受到限制,影视剧集数冗长、制作成本高昂的问题开始缓解。大环境推动影视剧优化,朝着“精良”方向迈进,不再敷衍观众。
这对观众来说是好事,但对底层群众演员造成了影响。例如,《甄嬛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类集数较长且制作讲究的电视剧,通常需要大量群众演员。剧集缩减后,群演需求大幅下降,导致他们的薪资降低,许多演员被市场淘汰。
截至2019年,影视寒冬持续,近1884家影视公司因难以维持运营而关闭。即使如光线传媒、华策影视等头部公司,净利润也大幅下降。华谊兄弟更是亏损了6亿多,整个行业低迷。
各大影视公司减少投资以规避经营危机。2019年广电备案的电视剧数量和集数同比下降超过20%。前三季度,宫廷剧首次消失,电影票房增长速度也逐年下滑。
这些变化导致二三线及更低层级的演员接到的戏剧数量和片酬大幅减少,出现了“头部演员拍戏,腰部演员投身综艺,尾部演员面临失业”的现象。昔日一线演员的片酬可达上亿元,而在寒冬期降至5000万。
影视行业的资源倾斜严重,优秀的演员能获得更多优质资源,而其他演员的选择越来越少。演员之间的贫富差距极大,工作主要是为了生存,金钱是社会安身立命的凭借。腰部演员因难以维持生活,纷纷放弃演员梦。
2020年疫情冲击下,许多影视公司被迫注销。上半年关停的影视公司数量已超2019年全年。2021年,全国超3500家影院暂停营业,影片撤档或延期,投资方对影视赛道冷淡。新项目启动时,投资方更倾向于选择自带流量和话题性的明星,如沈腾、马丽、黄渤等。
一位网友在《抓娃娃》首映礼上说:“沈腾和马丽老师的电影无需宣传,大家会自发前来。”这道出了现实:影视剧资源的倾斜不仅在于资本选择,更在于观众偏好。
诸多因素加剧了影视行业的“马太效应”,导致恶性循环。观众审美变化和要求推动下,2022年影视行业迎来短暂回暖,网络剧质量提升。暑假档中,《星汉灿烂·月生沧海》《苍兰诀》等剧崛起,95后演员赵露思、虞书欣等崭露头角,表明优质作品仍能赢得观众认可。
2023年,头部演员竞争加剧,许多85花投身古装偶像剧,引领更多IP。仅靠流量无法长久立足,观众对演技要求更高。一些头部流量演员开始转型,如杨幂和赵丽颖。赵丽颖凭借《风吹半夏》获飞天奖女主角,杨幂在《哈尔滨一九四四》中的反派角色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归根结底,演员要靠作品发声。头部演员转型相对容易,拥有丰富资源;腰部演员则境况尴尬。他们为争夺有限角色激烈竞争,片酬不断下滑。知名度不高且缺乏代表作的演员只能放低姿态,降低片酬才能进入剧组。他们不再固执于主角,而是注重演技,在低成本网剧中饰演配角。《狂飙》中张颂文和高叶的出色表现证明,实力才是关键。
许多演员尝试多元化发展,参与综艺节目、拍摄短剧等。知名短剧《招惹》的主演李沐宸通过短剧增加表演机会。短剧周期短、灵活,成为投资方的新宠。未来可能成为主流趋势。
一些演员转行直播,如李金铭、娄艺潇;另一些则从音乐剧和舞台剧做起,提升自我。演艺圈竞争激烈,许多曾红极一时的演员退出,如徐正溪宣布退圈继承家业。
今年的影视寒冬引发公众讨论,未来行业前景或许不乐观。传说中的高薪已成为过去。谁能成功跨越独木桥,抵达彼岸,全凭各自本事。无论哪个行业都会存在失业情况,个人应顺应环境,提升专业技能,积极探寻新机遇。无论是演员还是普通人,都不能轻易放弃,相信低谷期只是暂时的,春天终将到来。
演员失业潮来了吗。
继英特尔和IBM之后,科技行业又一巨头思科被曝出实施裁员计划。据悉,思科在年内已进行第二轮裁员行动。9月19日,多位来自思科大连分公司的员工透露,他们当天接到了裁员通知,涉及约300名正编员工
2024-09-20 08:27:58大连思科近300员工一夜失业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天气凉爽下来,秋意、秋收叠加秋景,让南京秋天的感觉韵味十足。很多市民游客走进郊野,感受秋天的同时进行“捡秋”,感受秋天的“惊喜”。
2024-09-23 16:21:43“捡秋”潮兴起抵达中国香港参加欢迎晚宴上,有记者向马龙提问“背后击球练好了吗”,对此马龙幽默地进行了回答。
2024-08-30 10:51:45马龙回应背后击球练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