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裁后跟公司死磕到底的人
周一上午,李俊辉像往常一样上班,却突然收到了HR发来的辞退通知书。原来,因为他上周不同意公司的裁员赔偿方案,HR立刻给了他当月绩效最低分,并停掉了他的邮件和企业微信权限,导致他无法打卡或查看历史记录。公司以迟到为由开除了他。
李俊辉之前经历过裁员,知道这个流程并不正规。如果公司临时通知辞退,需要赔偿N+1,或者多给一个月时间找下家,否则他的社保和公积金都会受到影响。他曾为公司的上市项目加班加点,但公司上市后开始裁员,他感到被卸磨杀驴。
收到通知后,李俊辉通过微信与领导沟通,要求提供工作,但未得到回应。他又通过个人邮箱向全员发邮件,要求上级提供工作并做出解释。人事经理从会议室冲出来,把他叫进去大骂一通,要求他在两小时内离开公司,否则报警。李俊辉全程录音录像,最终拿到了带公章的纸质辞退书,随即申请了劳动仲裁。
近年来,各大公司频繁降薪裁员,许多企业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和岗位设置等方式变相裁员,以规避法律责任和赔偿。劳动仲裁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最后一道保障,但流程繁琐、周期长,很多员工因缺乏时间和精力而选择放弃或妥协。然而,也有像李俊辉这样的人,决心对抗公司到底。
纪伟在一家药品销售公司担任市场推广经理已有五年,曾是公司的优秀员工。但自从同事孙某升任市场部经理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孙某先是降低了纪伟的绩效评定,扣掉全部绩效奖金,后又在年底通知他岗位取消,要求他提交离职报告。纪伟得知自己每月工资虽有一万,但公司只按3000元底薪缴纳社保和公积金,于是要求公司赔偿所有少交的部分。
在这个变化莫测的职场江湖里,裁员似乎已成为一些公司节约成本、重塑结构不可避免的选择。而在这一系列的调整中,有一个让人费解的现象:那些每天早出晚归、勤勤恳恳的员工,为何也频频成为被裁名单上的“常客”?
2024-11-21 15:58:14裁员为啥都是裁干活的人以色列军队最近实施的定点清除行动,成功击毙了黎巴嫩真主党两名关键师长,引发关注。这一系列行动不仅是对真主党领导层的直接挑战,也深刻影响了双方的军事和政治格局
2024-07-11 21:10:03黎真主党为何敢跟以色列死磕到底理想汽车在启动大规模裁员仅一个月后,开始召回部分关键岗位的前员工。据知情的研发人员透露,被裁的测试端员工已收到返岗通知,原定的赔偿金将不再发放给这些召回人员,他们的合同将直接续签
2024-06-08 14:58:43裁到大动脉?理想汽车部分员工被裁又召回10月17日消息,据两名知情人士透露,诺基亚计划在欧洲裁员350人,以降低成本。诺基亚发言人证实,该公司已就在欧洲裁员350人展开磋商
2024-10-18 14:03:00诺基亚计划裁3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