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吨液闪起到了主要作用,当大量中微子穿过探测器时,极少的一部分会与液闪发生反应,发出极其微弱的闪烁光,被光电倍增管探测到,从而达到捕捉中微子的目的。液闪需要非常干净,高洁净度、高密封、高效率的纯化系统去除了液闪中的放射性杂质、惰性气体等,提高了透明度和光学性能。
密布于不锈钢网壳内侧的光电倍增管为捕捉中微子布下了“天罗地网”。每个直径足有半米长的20英寸光电倍增管在中心探测器上要安装2万个,再加上2.5万个3英寸光电倍增管。这些光电倍增管将中微子与液闪反应的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放大千万倍,在计算机中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全新构型及电子放大方式的新型光电倍增管,最终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电倍增管样管,打破了国际垄断。
光电倍增管长时间工作在44米深的水池中存在内爆风险,为此,研究人员研制了一套水下防爆系统,为每一个光电倍增管加装保护装置。该防爆系统可以有效减缓高压水填充真空区域的速度,显著减低冲击波的强度,避免发生链式反应。
目前,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进入收官阶段,预计11月底完成全部安装任务,并启动超纯水、液闪的灌装,2025年8月正式运行取数,预计运行约30年。江门中微子实验有着丰富的科学目标,包括测量中微子的质量顺序,精确测量三个中微子振荡参数,以及在2030年装置升级后测量中微子的绝对质量,也将在太阳中微子、地球中微子等研究方面达到国际最好水平,并有望在超新星中微子、质子衰变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中微子在宇宙中无处不在,每秒间,就有700亿个中微子从指缝间穿过,然而捕捉它却并非易事。在广东江门大山深处,地下700米,世界单体直径最大的中微子探测器,正在紧锣密鼓安装中。
2024-10-02 01:58:55粒子记者今天(10月11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位于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的中心探测器内部、世界最大的单体有机玻璃球已经全部建成,进入建设的收官阶段
2024-10-11 10:12:41世界最大!地下700米的这个“玻璃球”中国科学院于10月11日宣布,江门中微子实验的核心组件——位于地下700米深处、全球最大的单体有机玻璃球已经建造完成,标志着项目进入最终建设阶段
2024-10-12 12:13:01地下700米的大科学装置提出“上帝粒子”理论的著名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逝世,享年94岁。
2024-04-10 10:04:30上帝粒子之父逝世中微子是一种极其轻微且相互作用极弱的基本粒子,属于标准模型中的三种轻子之一,包括电子中微子、μ子中微子和τ中微子。由于几乎不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中微子在宇宙中的存在不易被直接检测到
2024-10-24 09:29:52如何捕捉中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