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历史展厅内,"曙光一号"高性能计算机模型静静地陈列,观者可以近距离观察其每一细节。这台计算机的诞生故事,源于曾经触动科学家们神经的“玻璃房”时代——彼时,中国被迫在严格的外国技术封锁下,高价购入低性能的超级计算机,并受限于严密监控下使用,象征着技术依赖与屈辱。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在高性能计算领域面临严峻挑战,高端技术被西方国家严密封锁,不仅价格昂贵,还需接受种种不平等条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曙光一号"的研发被赋予了打破技术枷锁的使命。
1986年,中国启动“863”高科技发展计划,智能计算机被列为重要项目。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随之成立,李国杰担任主任。在深入研究国际趋势与国内实际后,中心决定不盲目跟随国际潮流,而是聚焦于实用性强、技术推动明显的并行计算机系统,"曙光一号"成为这一战略的首个目标。
"曙光一号"的命名灵感来源于一次纪念活动,寓意着中国高科技即将迎来的辉煌时刻。项目团队年轻而充满激情,尽管缺乏经验,但在李国杰的带领下,他们勇敢地面对国际巨头的竞争,决心以"曙光"照亮中国高性能计算的道路。
研发过程中,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包括资源匮乏、技术支持不足等。为加速研发进度,部分团队成员远赴美国硅谷,经历了一段高强度的封闭式研发,最终成功研发出关键技术和系统。这段“洋插队”的经历,成为了他们宝贵的记忆和"曙光一号"成功的重要篇章。
1993年,"曙光一号"顺利通过技术鉴定,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它的成功不仅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也标志着中国高性能计算开始追赶国际先进水平。随后,"曙光一号"的成果被迅速转化为产品,不仅在科研领域得到应用,还成功走向市场,为后续的曙光系列、天河、神威等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曙光一号"的成功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科研理念和模式的革新。它倡导了市场导向的高技术研发路径,其衍生出的企业中科曙光及其相关企业,如今已成长为行业内的领军者,市值可观,成为中国自主研发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典范。
"曙光一号"不仅是高性能计算领域的一项重要成就,更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勇于创新精神的象征,开启了中国超算事业新篇章。
这两天,虽然我国的高温天气并不突出,但夏季的范围已经明显扩张。截止6月3日,夏天的区域已经扩大到北方大部,除了东北完全没有夏天的踪迹外,西北、华北、黄淮已经大范围的入夏,进入气象学标准的夏天。
2024-06-04 17:51:34最强高温蓄势待发近期,围绕超级计算机领域的进展,美国显露出明显的焦虑情绪。《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的进步已成为难以窥探的秘密
2024-07-25 18:27:04超算成暗战?美技术恐怖主义是元凶南方财经8月22日电,中科曙光股价跳水,一度跌近5%,成交额超5亿元
2024-08-22 14:29:09中科曙光跳水跌近5%2024中国算力大会将于9月27日至29日在河南郑州举行,华为将参与此次大会,主题定为“共赢算力新时代”
2024-09-25 09:12:00华为将参加2024中国算力大会10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杜祥琬院士荣获了2023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对于这份荣誉的认可,杜祥琬院士决定将其所获得的100万元奖金全数捐赠给中物院十所,旨在促进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024-09-13 09:38:37院士获奖第2天就捐出全部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