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一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生网上实名举报原学院党委书记、博导事件,迅速吸引了社会广泛关注。校方随即展开调查,并对涉事博导实施了包括开除党籍、撤销教授职称及解聘在内的一系列严厉处分。此事件虽快速得到处理,但它激发了公众对中国现行导师制度深层次的思考,特别是博士生与导师间权力关系的探讨。
在当前的博士生培养体系中,导师的角色异常关键,几乎从入学至毕业,博士生的学术生涯与未来发展均与其导师息息相关。一位南方985高校工科博士分享道,导师对博士生的影响力极大,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术命运。随着“申请-考核制”取代传统考试成为博士招生主流模式,导师在招生过程中的决策权显著增强,这也导致了招生前期的师生互动中,潜在的利益考量变得日益复杂。部分学生为了增加录取机会,不惜在申请前向导师送礼,试图以此建立良好关系。
在读博期间,部分学生与导师之间形成的不仅是学术指导关系,还可能包含着利益绑定,导师被戏称为“老板”,学生则成了“学术劳工”。这种模式下,导师负责争取项目,学生则承担具体的研究任务,研究成果的署名顺序往往凸显导师的主导地位。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有时会演变成对学生的精神压迫、资源占有乃至更严重的不当行为,严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据统计数据显示,研究生群体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面临抑郁与焦虑问题,其中与导师关系不佳是主要因素之一。博士生在学术道路上的独木桥上行走,一旦与导师关系紧张,更换导师的难度大,往往意味着个人学术生涯的重大挑战。
延迟毕业成为博士生普遍担忧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博士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延毕率也随之上升。导师在学生能否按时毕业的决定中拥有较大发言权,包括论文各阶段的审核与最终答辩的推荐,有时甚至可能成为学生按时毕业的障碍。
针对导师制度存在的问题,学术界与相关部门已开始探索改革路径,旨在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和导师责任制的完善,减少导师个人权力的过度集中,保障学生权益,提升教育质量。例如,颜宁教授倡导的集体指导模式,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博士生的直接资助试点,都预示着导师制度正朝着更加健康、公平的方向发展。
受访的博士生们普遍对未来导师制度的改革持乐观态度,认为尽管改革需要时间,但已经在路上,这为博士生提供了更多保护与发展的空间。
7月22日傍晚,中国人民大学公开通报“女博士举报导师性骚扰”事件:经调查,举报情况属实。
2024-07-23 18:13:40律师:博导性骚扰案女方可要求赔偿5月27日,一位参与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的网友在网上举报,指出学院地理学博士录取过程中,有7名未经过报名材料公示、无考试成绩公示、未经面试的硕博连读生被列入录取递补名单
2024-05-29 16:57:23西北大学回应博士招生被网友举报7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了一篇评论,题目引人深思——《农村学生营养餐补贴不能成“唐僧肉”》
2024-07-02 10:58:33媒体:学生营养餐岂能成为唐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