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月壤生产水技术
我国在嫦娥五号月壤的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和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等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历经三年努力,揭示了一种创新方法:利用月壤大规模生产水。这一发现对未来的月球科研站和空间站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水是月球探索和星际旅行不可或缺的资源,其在月球上的分布状况长期以来备受科学界关注。尽管月壤中的矿物如月壤玻璃、斜长石等含有微量水分,但因其含量极低,直接提取并不现实。因此,开发新的水源探测方法和开采策略成为未来探月任务的关键。
科研团队的研究揭示,月壤因长期受到太阳风辐射,内含丰富的氢元素。通过加热至高温,氢与月壤中的铁氧化物反应,能够释放出铁和水。尤其在超过1000℃时,水以蒸汽形式逸出。实验数据显示,每克月壤可转化出51-76毫克水,意味着1吨月壤能产出约50至76千克水,足以为50人提供一天的饮用水。
进一步研究发现,月壤中的钛铁矿在加热时能同时产生大量铁和水蒸气,展现出作为潜在“月球水库”的能力。
基于这些发现,团队提出了一个月球水原位开采方案:利用聚焦太阳光加热月壤,触发化学反应生成水、铁和陶瓷玻璃;水蒸气经冷却变为液态水存储;电解水可得氧气供呼吸、氢气作能源;铁则可用于制造磁性材料和建材;熔化的月壤还能加工成特殊结构的砖块,用于月球基地建设。此策略有望在未来的嫦娥任务中得到实践验证,为月球基地建设奠定基础。
记者今天(23日)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小龙、副研究员金士锋、博士研究生郝木难等
2024-07-24 01:22:03月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传来新发现,该所研究员陈小龙及团队成员与多所高校及机构合作,在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样本中鉴别出一种新矿物——ULM-1,这是月壤中首次直接发现含有水分子和铵的晶体
2024-07-23 21:22:03我国科学家在月壤中发现分子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传来消息,该所研究员陈小龙及其团队,联合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在分析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样本时,有了突破性发现
2024-07-23 21:19:22我国科学家在月壤中首次发现分子水近期,嫦娥六号在月球探索中取得了新进展,其上升器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在月球轨道顺利完成对接,月球样本已安全转移至返回器内,正绕月飞行,预备将这份来自月背的珍贵礼物送回地球
2024-06-13 14:08:07创新技术助力月背“挖宝”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其首套5兆瓦级别的海上高温烟气余热发电装置已在天津顺利完成并准备交付,该装置即将在文昌9-7油田开发项目中进行示范应用
2024-08-14 16:23:58我国海上油田绿色开发技术获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