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不时给‘黑医美’收拾烂摊子。”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皮肤科主任何洛芸介绍,近两年来从县乡来的患者多了起来,很多都跟叶容仙有类似的遭遇。
花样翻新打击难度大
记者调查发现,黑医美在县乡加速渗透,让监管防不胜防。
记者在一些乡镇农贸市场调研发现,“黑医美”四处流动“走穴”,一些团伙甚至用货车拉着器械到多个县城“打游击”,以“特邀专家”的身份,提供“特约医美”服务,“今天打一针,明天就跑路”的现象多发。
近几年多地打击“黑医美”专项行动发现,跨省走穴现象在县域内抬头,项目集中在基础性水光针、双眼皮等微整形领域,而且比例不断增高。一名执法人员表示,这些“黑医美”流动性和隐秘性强,后期取证困难。
赵霖介绍,这些隐藏在基层的“黑医美”人员或窝点还增强了反侦查手段,比如在入口处安装摄像头,监测到执法人员进入,立刻关灯关门从后门逃走。
据介绍,这些“黑医美”隐蔽性强,往往披着“马甲”低价招揽生意,在县城、农村场镇、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生活美容场所。一些爱美人士本是想简单美容一下,结果被销售人员忽悠,以低价为诱饵进行了一些医美项目。
“我们也不懂啥资质,就是看这家店价格便宜,做激光美容只要980元包年,就办了年卡,还推荐了几个朋友来办,现在后悔了。”一位在乡镇生活美容机构办了医美项目年卡的陈某说。
除了生活美容机构,为了逃避监管,不少“黑医美”换了“马甲”藏身在中医理疗馆、月子中心、健身房、产后康复中心等机构,一些县乡消费者的鉴别能力有限,对医美项目的规范与安全问题认识有限,极易被“黑医美”盯上。
在这些医美场所消费,一旦出了问题,维权也是一大难题。据了解,县乡医美市场里主流消费群体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她们更看重小地方的“熟人圈”,有时候会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公开维权。
近期有媒体报道指出,医美消费正逐渐向基层市场渗透,而这一趋势中伴随着“黑医美”的种种陷阱,对许多初次尝试医美的基层民众造成了不良影响。过去几年间,“黑医美”引发的悲剧频发,包括严重身体伤害乃至死亡案例
2024-08-21 16:52:53“黑医美”下沉县乡的苗头不容忽视“黑医美”竟然跑到农村“打游击”?近日,有媒体调研发现,不少基层群众遭遇了“黑医美”的花式套路。
2024-08-21 15:31:03新华网评黑医美转战农村近期有媒体报道指出,医美消费正逐渐向基层市场渗透,而这一趋势中伴随着“黑医美”的种种陷阱,对不少初次尝试医美的基层民众造成了影响。回顾过去几年,“黑医美”导致的悲剧频繁发生,包括严重伤残乃至死亡案例
2024-08-21 15:35:48新华网评黑医美转战农村近期,媒体报道揭示了一个引人关注的趋势:医美消费逐渐向基层普及,但随之而来的是“黑医美”现象在这一群体中的频繁现身,用各种伪装手段诱骗消费者。过往几年中,“黑医美”引发的悲剧令人痛心疾首
2024-08-21 15:50:38黑医美躲进农村招摇撞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