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网络上传出消息,南方医科大学一位教师因参与紧急救治病人而耽误了上课时间,随后受到校方处分,此事迅速引起公众讨论。众多网友认为,该教师的迟到缘由正当且高尚,校方应对这种行为给予肯定与激励,而非处罚。
据透露的细节,5月10日上午,这位名为俞莉的教师原定教授2019级临床医学(英语授课)班级的《儿科》课程。上课前夕,她发现所在科室的一名患儿病情危急,可能涉及脑出血,生命垂危,因此决定留下参与急救,结果导致上课迟到29分钟。事后,校方将其行为定性为教学差错,处以扣除当月奖金、全校通报批评及取消年度评优资格的惩罚。
面对舆论压力,南方医科大学官方回应,已留意到相关舆情,并强调生命第一、救死扶伤是该校坚守的原则,正对情况进行核查,将适时采取后续措施。
网民普遍对校方的处分表示不解,认为在挽救生命和按时上课之间,前者显然是更为紧迫的责任。公众呼吁校方应全面审视此事件,若情况属实,则需考虑撤销处分,同时反思管理制度中可能存在的不近人情之处,确保学校文化中“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精神得以真正体现。
部分网友认同校方“规则就是规则”的处理逻辑,认为救人值得表彰,迟到也应按规矩处理,但这种观点忽略了两者间的直接因果关联。实际上,教师是在履行医生职责后才导致的迟到,并且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对其进行处罚显得不合情理,与学校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
有人指出,在做出处罚决定之前,应给予当事人辩护机会,通过听证会等形式确保程序公正。校方虽将事件性质下调至“教学差错”,但伴随的经济处罚及取消评优资格,实质上否定了教师在关键时刻的正确抉择,这引发了进一步的争议。
还有观点推测,教师受罚可能是基于学生对迟到情况的举报,尽管事出有因,校方或许因举报压力而不得不采取行动。不过,这一假设同样值得讨论,因为学生的监督行为是基于维护教学秩序的合理权益,但在了解到具体原因后,应当能够体谅并支持教师的做法。
综上,如何平衡规则与特殊情况下的灵活处理,考验着教育机构的智慧与温度。学校在维护教学纪律的同时,也应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尤其是在此类体现职业道德与人性光辉的实例中,它们不仅是对教师行为的评价,更是对学生价值观塑造的重要一课。
原标题: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受处分?南方医科大学回应:正在了解核实6月16日中午,南方医科大学官微发布情况说明:学校已关注到有关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师被通报的网络信息。
2024-06-16 15:32:13南方医大回应教师因救人迟到受处分近期,一则关于南方医科大学某医学院教师因抢救病患导致上课迟到而受到处分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
2024-06-16 12:50:34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该不该受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