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考改革以来,针对外语考试,英语不再是唯一选择,可以选择包括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种外语。
2023年,馨雅报名参加了日语高考。学习日语前,她的英语成绩仅在40分左右,高考揭榜那天,她的日语考了115分,远超预期。
近年来,通过日语高考的人数持续增长,开班多在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较为落后的高中。有论文指出,小语种高考的“农村包围城市”现象明显,并且具有增长速度快的特点,尤其是日语考生,已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学科。
馨雅初中在乡镇读书,英语基础薄弱,到高中努力追赶也不见成效。为实现上大学的梦想,她想过转学艺术、体育,但了解到需要花费好几万,她不想给家里造成太重的经济负担。当学校建议英语90分以下的学生学日语时,她得知几千元学费就能获得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这吸引了她。
先后在两所高中执教的日语老师于汇汇告诉九派新闻,教育资源弱的地区,校领导寄希望于引进小语种提升本科率。其形容小语种高考可能不是一场检验成效的“实验”,而是学生的一场“博弈”,考生押上精力与希望,期盼以此获得上大学的筹码,结果有成有败。
馨雅正在做日语试卷。图/受访者提供
【1】没救的英语成绩
馨雅从高一开始学习日语。她初中在乡镇中学,全校只有七名学生有就读县城一中的名额,其中就有她。在乡镇中学,她从小名列前茅,到县城后,却成了班级倒数第一。其中最“拖后腿”的科目就是英语,平均只能考40分。
“我会死记硬背,但考试的题却都答不对。”她说。默写时,她单词全对,同学却嘲笑她抄袭。妈妈来学校看望她,说起她的名字,老师丝毫没有印象,但提起“倒数第一”,老师立马反应过来是她。有次老师当着班级第一名的面打击她,她独自站在楼梯口哭了很久。
她开始从乐观变得自闭。每天就是上课、下课去上厕所,她不想和其他人交流。从小学开始便住校,馨雅一直性格独立,到县一中后,她却变得异常想家,每个星期都会回到爷爷奶奶身边,她回想,“可能当时是想找个避难所。”
不甘心落后,她在被窝里、在阳台的月光下背书,但她感觉很吃力,“初中的英语基础没打好,成绩丝毫不见提高。”为实现上大学的梦想,她想过体育、艺术等途径,但动辄一年花费好几万元,她担心给家里带来经济压力。
最初,馨雅通过同学得知日语高考的消息。“考不上全额退款”的条件和相对实惠的花费(学费6000元,包教材试卷)吸引了她。但告诉亲人与老师后,只有妈妈支持她。老师对她说:“你只是英语不好吗?你是学习能力差,所有科目都不好。”
馨雅没有理会反对的声音,坚持要抓住改变的机会。她仍记得第一次日语考试,150分满分,她考到149.5分。总分涨了一百,总排名也大幅提升。
“最开始的课程简单,学得越好越自信,获得了正反馈,别的科目成绩也跟着上升。”她说起变化,连想家的情绪都被缓解,回家的频率从每周变成了每月。
她从小生活在爷爷奶奶家,和堂哥堂姐们一起长大,因为她成绩好,总是能被爷爷第一个问“想吃什么?”
到县一中后,老师的表扬、额外的关注,都消失了。这一切在分到日语班后,又失而复得。
外界的关注成为浇灌她的养分,让她更积极。她说,这门外语是自己上大学的希望,“感觉(成绩)没救时,有个方向出现了。”
于汇汇教的日语班。图/受访者提供
【2】老师眼中的差班
林雪几乎是相同的情况。她从乡镇初中的前几名,到县城一中变成倒数,英语均分只有60分。不同的是,她已做好心理准备,“县城孩子更聪明和努力,自己垫底也正常”。
当得知日语高考的消息,她向父母寻求建议。父母的支持并没有让她下定决心,她又去问老师的意见。但因没有先例,老师并不了解该途径具体的升学情况,只说“需要额外花钱、时间和精力,不建议”。
当她打听到有一位老师的孩子之前通过日语高考考上了东北大学,她爬了五层楼专门去找该老师,并获得支持。现在回头看,她深感当时信息闭塞。
林雪感知到最大的变化则是班级的氛围。她记得,分到日语班的那一天,她特意挑了一个喜欢的位置,坐在那里,有种“重新开始”的感觉。
她用压抑一词来形容之前的班级,“下课比上课还安静”上课还能听到同学回答问题的声音,下课大家却都一句话不说,在座位默默刷题。日语班尽管是老师眼中的最差班,但她感受到更活泼的氛围,同学身上有一种放松感,并且因为常常一起看动漫,有更多共同的兴趣、话题。
高考揭榜那天,林雪日语分数为105分,被一所民办二本的日语专业录取。馨雅日语分数为115分,总分550分左右,被一所一本院校汉语言专业录取,这已远超过她想“考上大学”的预期。她想起收通知书那天,成为家族的第一个大学生,爷爷在村里神气的表情。
但并非所有选择日语高考的学生都有明显的变化。同为日语考生的文文表示,日语试卷相对英语确实更简单、竞争更小,但他对体育更感兴趣,没有去认真学日语,成绩并没有提升。大学时,他读休闲体育专业,工作后也成为一名户外运动教练。选择小语种高考对他来说,只是一则短暂的插曲,对升学、工作没有产生实际的改变和影响。
于汇汇形容,小语种高考可能不是一场检验成效的“实验”,而是学生的一场“博弈”,她们押上精力与希望,期盼以此获得上大学的筹码,结果有成有败。
【3】保住本科率
作者王晓丽发表名为《高中日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以S省W高中为例》论文提到,小语种的日语科目生源近年发生剧烈变化,生源质量总体偏弱。并且,民办机构成为主力。受师资的限制,开设日语课的公办学校少之又少,反而是一些民办机构采用入驻到公办学校的模式开班。
与离家近、稳定的编制教师不同,机构教师需要接受每一两年的跨市、跨省调动,“有些老师确实不适应背井离乡的生活”,于汇汇说,每次从家到达学校,她需要先到省会城市的高铁站,联系顺风车到学校所在乡镇的高速路口,再在路边等待大巴车到镇上。
于汇汇每次去往学校乘坐的乡镇大巴车。图/受访者提供
她先后在两所学校执教。一所为皖北某县城一中,也是该县最好的高中,据说历年本科率达百分之九十。与冲击985或一本的班级不同,日语班被看作“全校最差班”,校领导寄希望于通过日语高考保住学校的本科率。
另一所高中则不同,为中部某乡镇中学。“在这里,日语班是重点班,但生源基础比县一中的薄弱很多。”她统计,即使在重点班,每年过本科线的学生仅十余人。该校为全封闭管理制度,班主任日常不仅需要查晚寝,还要检查学生午休、跳操的情况。这所乡镇中学为提高升学率,一直积极尝试引进艺体等特色班,对于小语种的引进与宣传,也更加包容。
林雪告诉九派新闻,她那届日语班升学率提升明显,学校加大了对小语种高考的宣传,并且已新开设俄语班。但是,也有同学通过小语种进入大学后,认为英语更主流、对找工作更有帮助,重新学回英语。
被看作“成功”例子的馨雅说,学习这门语言,就像给她打开了一扇窗。她想要眼界更开阔,“能体验到大学生活很幸运。”
6月7日,2024年高考正式拉开帷幕,全国共有1342万考生参与这场人生大考,较去年增加了51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有人因此认为,今年的高考将是“史上最难”。
2024-06-07 17:05:05高考人数创新高但未必“史上最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于今日举行了一季度发布会。在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通报了1—3月我国三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总收入达到2.2万亿元,基金整体运行保持平稳态势
2024-04-24 05:59:121-3月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2万亿今年,江西省迎来高考综合改革首次实施年,全省共有64.21万名考生参加高考,考试在276个考点的19639个考场内进行。江西省委书记尹弘在6月5日前往省教育考试院及南昌市,对高考筹备工作进行了调研检查
2024-06-06 19:48:40明日开考!多个省份迎来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年韩国失眠人数大增由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过度,睡眠不好正成为韩国人越来越普遍的健康困扰。
2024-05-24 09:58:08韩国失眠人数大增这周五开始,2024年高考就要开始了。回顾历年高考,下雨往往是考生们最担心遇上的天气,尤其对南方一些地区而言,高考下雨,甚至大雨、暴雨的“魔咒”总是如影随形。
2024-06-04 02:09:29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