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胡不归
《望长安:海外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故事》一书,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其作者霍宏伟,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研究员,不仅在汉唐考古学领域深耕,还亲历过昭陵六骏原始遗址的考古工作。2018年11月,他与同事成功将流落海外一个多世纪的圆明园青铜器“虎鎣”护送回国,这一成就成为他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然而,这仅是众多流失海外文物中少数得以回归的例子,更多文物仍在异国他乡漂泊。
书名灵感源自辛弃疾的名句,寓意海外文物渴望归乡却障碍重重的心情。霍宏伟希望通过此书搭建起一座桥梁,让这些远离故土的文化遗产在精神层面上得以与根脉相连,仿佛铺设了一条回家的路。他在海外访学期间,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亲眼见证了昭陵六骏中的“两骏”飒露紫与拳毛騧,这次经历既震撼又令他痛心,因为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数量庞大,达数千件,每一物件背后都是中国历史的一段见证。
《望长安》的封面设计别具匠心,不仅采用了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字体,还融入了昭陵两骏的迁移历程,这两次骏马雕塑的辗转流离,映射了中国历史的起伏与变迁。书中不仅叙述了这两骏的故事,还广泛涉及了从战国至宋代的各类流失文物,如青铜器、玉器、佛像、三彩俑等,它们如今分布在全球各大博物馆,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藏着一段曲折的历史。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胡不归。
霍宏伟在书中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丰富多样,也揭示了文物被盗掘、贩卖的残酷现实,以及保护与非法交易之间的斗争。尽管书中内容只是海量流失文物中的点滴,但他希望通过这些精选案例,激发人们对这段复杂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
如同梁启超、梁思成一家几代人面对昭陵石马时的静默与沉痛,霍宏伟以及其他有识之士,内心承载着对流失文物归途的深切期盼,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流散在外的文化瑰宝终将找到回归之路。
4月17日,国家文物局在美国成功追索回38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交接仪式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举办,由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将这批文物移交给中国政府。
2024-04-18 10:25:52已有15万件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回归国家文物局于4月17日在纽约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从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接收了38件归还的文物艺术品
2024-04-18 16:22:5338件!美国向中国返还近些年,我国不断完善追索流失文物的法规制度,在日益强盛的民族力量感召下,文物回归工作成果斐然,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文化自信。希望所有流失文物都能回家。
2024-04-18 10:22:46希望所有流失文物都能回家原标题:颐和园流失海外宝云阁铜窗芯“回家”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记者徐婧)2024年是北京颐和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2024-01-11 15:30:33流失海外的宝云阁铜窗芯回家了4月17日,国家文物局在美国成功追回38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交接仪式在纽约中国总领事馆举行,这批文物由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移交给中国政府。
2024-04-19 16:51:5638件流失文物艺术品!美国向中国返还4月17日,国家文物局在美国成功追回38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交接仪式在纽约中国驻美总领事馆进行,由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将这批文物正式移交给中国政府
2024-04-18 08:22:45已有15万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