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多所高校爆发了声援巴勒斯坦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尽管警方介入,甚至有高校发现狙击手,白宫威胁派遣国民警卫队并实施大规模拘捕,但这些强硬措施非但没能平息事态,反而加剧了学生与教职员工的不满情绪。这股抗议浪潮迅速跨越大西洋,影响到英国、法国等地,引发了相似的示威活动。
面对内部压力,部分美国政客试图通过指责中俄来转移焦点,声称两国是这些抗议活动的背后支持者。例如,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指控俄罗斯暗中支持亲巴勒斯坦示威者,而共和党籍众议员卡洛斯·吉梅内斯在缺乏实证的情况下,暗示中国可能涉及资金支持,其言论遭到质疑,被认为纯属无端揣测。
美国民众对此类甩锅行为反应不一,部分网友以讽刺口吻评论,调侃这种频繁归咎外部势力的做法,指出美国社会中存在的轻信问题。另一些声音则认为,应当从冲突根源分析问题,而非简单归咎。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对这类无端指责予以驳斥,认为这是对美国民众智慧的侮辱及对民主价值观的蔑视。实际上,美国政界此类缺乏根据的指责并不罕见,而美国民间对巴勒斯坦的支持态度也由来已久。
自最近一轮巴以冲突升级,拜登政府坚持支持以色列,引发国内持续的反对声音,特别是阿拉伯裔群体表达了强烈不满。随着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纽约大学等高等学府相继爆发抗议,并迅速扩散,政客们开始急于寻找替罪羊,企图以此为政府的强硬手段正名,尽管这可能加剧国内的分裂与动荡。
这一系列事件揭示了美国政府在处理国际冲突和国内异议时的双重标准,以及对所谓“民主”价值观的片面应用。暴力镇压和平抗议,无异于暴露了其宣传与实际行动之间的巨大鸿沟,进一步损害了美国在全球的形象,而单纯的责任转嫁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只会让局势更加混乱。
在美国多所高校兴起的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中,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于24日提出批评,认为这些抗议活动反映了“反犹浪潮”。
2024-04-30 15:16:49美议员:美高校挺巴学生并非反犹【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邢晓婧】13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4-06-14 08:38:41美议员谈乌矿产扯上中国近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接受美国公共媒体经济电台采访时,再次炒作中国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等领域存在所谓“产能过剩”的言论,遭到主持人的质问
2024-05-12 07:46:35美财长再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近日,随着美国各地大学生对以色列-哈马斯冲突的持续抗议,南加州大学宣布取消原定于5月10日的主要毕业典礼。这一决定是在担心抗议活动可能引起的混乱背景下做出的。
2024-04-26 18:00:33美一高校因抗议事件取消毕业典礼美国大学校园近期涌现了声势浩大的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自哥伦比亚大学学生于4月17日发起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以来,超过20所知名学府加入了这场抗议行列,旨在表达对政府外交政策偏向以色列的不满
2024-05-02 12:33:06美高校挺巴勒斯坦抗议活动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