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独居的空巢青年
二三十岁,独自在大城市打拼,一边享受自由,一边渴望陪伴……
“空巢青年”,何以为“家”?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病,时常眼馋商家推出的‘第二份半价’……”28岁的姜阳来自山西,“北漂”4年,工作步入正轨,他却时常在偌大城市中感到孤独。
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背井离乡,独自在大城市奋斗。他们一边享受着自由的生活,一边又渴望有人陪伴。这类人群被贴上了“空巢青年”的标签。大城市独居的空巢青年!
“空巢青年”是指那些离家在外,于大城市租房独居的单身年轻人。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一人户家庭已超过1.25亿户。除了“空巢老人”、丧偶及离异人士,该群体数量显著增长。
与老年人被动“空巢”不同,青年“空巢”多源于对自我实现的主动追求。然而,他们在城市的生活中面临着多重挑战:就业竞争激烈、居住条件不佳、社交圈子狭小、社会支持薄弱。不少“空巢青年”感叹,这既是他们的居住状态,也是内心感受;既是他们攀爬理想的阶梯,也是现实逼迫下的无奈选择。
以姜阳为例,这位28岁的山西籍“北漂”已在京奋斗四年,事业渐入佳境,却时常在繁华都市中体验到孤独。他租住在公司附近的9平方米次卧,高昂的租金占据工资三分之一。尽管与两位男性室友共处一室,但因作息差异,彼此交流甚少,如同陌生室友般仅在缴纳水电费时有所交集。
互联网行业的高强度工作使姜阳早出晚归,尽管他对北京的丰富多元充满向往,却无力在忙碌之余享受城市生活。周末,他往往选择宅在家中,通过刷短视频消磨时光。
同样“空巢”的还有设计师崔婕。她在北五环租下一居室,过着依赖外卖、网购的生活,与快递员的接触远多于邻居。虽然已在京五年,她的朋友圈仍主要局限于老家的发小和同学,她们分别在深圳和杭州,同样身为“空巢青年”。她们通过网络游戏或视频通话相互陪伴,度过一个个夜晚。
“空巢青年”现象的兴起,折射出人口与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城乡、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促使青年人接受独立居住的观念;科技创新与网络社交的发展,使得线上生活愈发便捷,进一步推动了“空巢青年”群体的壮大。
“空巢”生活带给青年们喜与忧。崔婕在独居中学会了各种生活技能,享受着无人打扰的学习与沉淀时光。然而,随着年纪增长,她渴望组建家庭,却苦于缺乏有效的社交途径。相亲网站的尝试并未带来满意的结果,令她意兴阑珊。
姜阳近期虽获得升职,也受到猎头的关注,但他时常感到生活缺失了某些东西。每当深夜加班归来,面对寂静而狭小的房间,心中涌起难以言表的辛酸。他羡慕留在家乡的同龄人,他们拥有亲朋环绕、早早就进入婚姻、育儿的人生阶段。
“空巢”现象既有积极一面,如提升青年的时间管理能力、催生“单身经济”等,也有其消极影响,如可能导致年轻人孤独感加重、心理压力增大。因此,“筑巢”之路既需要个体的努力,也需要政策的支持。
专家建议,城市应注重软环境建设,加大对青年群体关注的住房、就业、婚育等问题的公共政策投入,如放宽租赁型保障房的户籍限制。同时,通过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举办各类活动,为年轻人创造交友机会,鼓励他们走出虚拟社交,重拾兴趣爱好,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社群活动,以期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建立深厚友谊,从而逐步摆脱心理上的“空巢”。大城市独居的空巢青年!
“空巢青年”一词在网络中流传,寓含着年轻人对孤独与焦虑的自嘲与相互慰藉。然而,对于胸怀壮志的他们而言,“空巢”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阶段。只要他们能承受寂寞与困苦,必将迎来丰富而精彩的人生。
空巢青年现象日益普遍,其背后是我国一人户家庭已突破1.25亿户的大背景。这一庞大数字中,除去因丧偶、离异及老龄化导致的“空巢老人”,“空巢青年”的队伍正迅速壮大。
2024-04-19 14:12:17我国一人户家庭已超1.25亿户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11日发布战报称,过去一天,俄军已经完全控制顿涅茨克地区克拉米克定居点以及哈尔科夫地区5个定居点
2024-05-12 13:46:13俄军进攻乌第二大城市芬兰统计局于24日公布的数据揭示了一个显著的社会趋势:该国2023年的总和生育率降至1.26,这一数值标记了自1776年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新低。具体而言,芬兰在这一年迎来了43,383名新生儿
2024-05-25 19:46:41芬兰总和生育率创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