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价格战越打越狠!中国汽车再洗牌 谁会下牌桌:你怎么看
中国汽车厂商的经营状况持续恶化,越来越多车企风险性开始显露;
中期来看,“优化”即将取代“发展”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新主旋律。
在这个过程中,车企会倒闭、会没落,甚至有可能出现整合浪潮;
未来3-5年,投资者的汽车行业逻辑必须整体更新,才有希望获得收益和规避风险。
笼罩在中国汽车厂商上的“乌云”,正在变得愈发黢黑。
根据国家统计局8月底发布的最新数据,1-7月汽车制造业总体营收53148.4亿元,同比增长11.8%;利润总额2583.1亿元,同比增长1%。
规模增长了,利润却还在停滞,相当于车企“越努力,亏得越多”,这显然有问题。
而事实上,这个趋势已经“背地里”持续很长时间。
就以2019年至今的国家统计局“汽车制造业”经营状况统计值(经过相应的年化滚动值处理,凸显变化趋势)为例,汽车制造业的营收和利润持续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
3年时间里(2019年7月和2023年7月对比),营业收入增长了23%,利润仅增长了0.6%,换算而来的利润率下滑了足足23%。
如果进一步把国家统计局口径中,活得更滋润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剥离,剩下的汽车整车环节还会更惨。
中国汽车产业,只会越来越“坏”?
作为重资产行业中最典型的代表,汽车制造业先天就存在对于较高“合理利润”的诉求。
毕竟一个汽车品牌动辄数百上千亿的起始投资,后续还要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经销网络、推广宣传等环节上不断投入。
利润率一旦过低,赔本就会成为大概率事件。
可从整车行业头部企业近几年的经营状况来看,其实从2019年年中开始,整个行业的净利润率就已经开始维持极低的水平(长期低于4%)。
完全不符合重资产行业回报期望的利润水平,不仅仅给企业增加了经营压力,还让很多企业和品牌已经开始退出市场。
造成这种现象的核心,就是“卷”,而且是往死里“卷”。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下汽车市场激烈的“价格战”。
2023年3月,在湖北当地的政策扶持下,东风雪铁龙的B级中型轿车C6,直接获得了9万元的高额补贴。
原本起步价21.7万元的车,只要不到13万就能够直接提车,一度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去湖北买C6”的热潮。
如果说小批量的C6“打骨折”还是一个偶然事件,那么现如今中国汽车市场整体的“物美价极廉”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不到10万就能买主流插混轿车(合资车型需要接近20万,海外要超过20万);
22万的新势力就能有800V供电架构(海外目前只有保时捷100万级别产品实现了量产);
进一步电池配置拉满到100度(标称续航大约600公里+)、还有双电机、运动定位的旗舰轿跑,也无需30万元。
在国内竞争激烈,价格被迫不断下降的爆款产品,一旦引向海外,定价就会出现非常直接的“跃升”。
以比亚迪SUV拳头产品之一的元PLUS为例,国内起售价仅为13.28万元,出口到泰国定价22.6万元起,随后就占据了泰国电动汽车销量榜的榜首。
同样的车型出口到以色列,价格更是从32.3万元起,也一举成为了以色列今年头7个月的电动车销量冠军。
迫使中国整车厂商,在中国大陆这一主赛场,以如此残酷的价格水平去竞争的关键,还是在于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正式转向了存量市场。
“动荡”将会如何出现?
今年7月,行业也曾最后努力了一把:中汽协组织了16家车企,起草并且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希望终止持续数月的价格战。
但仅仅两天后,这份承诺书就因为涉嫌价格垄断,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相关条款被紧急拿下,彻底成了一纸空文。
最后措施也宣告失败之后,车企就只剩下了“继续价格战、继续行业内卷,以更剧烈的市场竞争来加速适应市场”这一选项。
落实到现实中,最简单可行的策略,就是大打价格战,同时用不断扩大规模来挤占市场空间。
以最近两年最风光的比亚迪为例,虽然其产品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是比亚迪最好也最早地解决了插混车型的“优秀性能+超省油”动力系统。
但放在市场竞争中看,“临门一脚”还是其极为残暴的定价。
比亚迪A级乘用轿车“销售王”的秦Plus DM-i上市之初,起售价格仅为12万,主要的对比对象还是20万的合资车型。
今年2月比亚迪首先在秦PLUS DM-i上推出“冠军版”,在产品配置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直接将价格杀到了10万元以内。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比亚迪在所有主力市售车型中,都“冠军版”了一把,官方指导价基本都下调了1~2万元。
其中定位中高端性能轿车的海豹下降幅度最大,指导价降幅最高达到了夸张的4万元。
在“如何淘汰”这件事上,中国汽车产业大概率还会交出不一样的答卷。相比美国和德国百年车企过往发展中,不停的兼并,重组,联盟的商战模式,中国汽车产业内部的“合纵连横”,基本只在早期起步阶段“昙花一现”,例如上汽收购南汽MG、吉利收购沃尔沃。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很多,核心有三点:
中国汽车产业也只发展了20余年,加上中国汽车市场前期需求非常大,车企想要存活下来并不困难,所以在过去极少去做兼并、重组、联盟,就算要收购技术和品牌,也大多着眼于更先进的海外;
其次是领导层大多还是由企业创始人领队,大多领导风格都很“勤奋、自主”,更偏向造产品而不是打商战;
最后是不同企业的技术体系、运营体系相差较大。国外车企的兼并、重组过程往往会发生在产品竞争最激烈的技术平台期。
可一旦领先的企业形成了技术优势,或者其竞争力来自独特的公司架构(例如比亚迪),那么它们的第一选项还是自己扩大规模,而非去收购别人。
因为难以商战,以这种“温和”手段进行行业重组,中国汽车产业在未来的市场萎缩中,将更容易出现企业破产,价值归零的“惨烈结局”。
对于投资者而言,其中的风险比消费者买了车没了售后要更高。
在行业重整,最终重回良性发展节奏再次稳定产出利润之前,投资者对于汽车行业一定要多加谨慎,在风险最高的汽车整车之外、
也可以往更灵活、更高利润空间的汽车零部件,以及汽车相关服务赛道去寻找长期持有标的。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大城市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城市通过创新、改革和提升自身实力,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2024-02-01 15:21:30谁会竞逐下一个“尔滨”原标题:超越日本!中国汽车去年出口491万辆居全球第一记者1月31日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了解到,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2024-02-02 09:42:13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居全球第一2023年中国经济处在疫后恢复态势,经济复苏并未出现预想中的那样快速反弹,欧美通胀在突破高点后逐渐趋于缓和,2024年美联储利率政策将会如何实施,美国是否会步入衰退
2024-01-08 18:16:13专家:传统互联网企业加速洗牌原标题:中国汽车在俄罗斯成香饽饽莫斯科交通局:206辆江淮交付警方使用快科技11月15日消息,中国车在俄罗斯已经成为了香饽饽。
2023-11-15 14:00:13莫斯科警察将使用中国汽车原标题:星巴克董事会大洗牌!创始人退出,央视前女主持任星巴克董事美国当地时间9月13日,星巴克官网宣布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退出董事会,终身享受名誉董事长荣誉。
2023-09-15 13:33:17央视前女主持任星巴克董事山东救援队在河北涿州救援撤离时候的视频,很是感动,当地老百姓为了感谢山东救援队,硬是拦住他们的车队。
2023-08-10 15:57:12涿州群众“硬拦下”救援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