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据媒体报道,
刘暖曦的朋友米花(化名)告诉记者,
今年6月1日,刘暖曦就借钱还完了
所有法院判决的赔偿款,
已从失信人员名单中被移除。
米花认为当下法律并没有禁止刘暖曦开视频号、开直播,米花鼓励刘暖曦开直播“是为了锻炼她的社交能力,她那个时候整个状态太差了。目的不是赚钱,我希望她去做这样的人际沟通。”
9月1日,刘暖曦的直播账号突然被举报违规永久封禁,她便改用米花的账号继续直播,结果也迅速被封禁。米花称:“其实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吓唬所有人,让刘暖曦在这个社会无法生存。”
米花提供的通话和微信截图显示,登上热搜后,新的一轮辱骂私信和骚扰电话占据了她和刘暖曦的手机。
米花说,“我从来没有打算让她去做直播带货,大家都很清楚,她是被贴上标签的,跟哪个商家合作都是坑人家。我的目的不是要她去赚钱,我只是想让她去完成一个心理的修复。”
米花强调这只是帮助刘暖曦走出来的过渡,她已经帮刘暖曦找到了线下工作。“不管直播账号封没封,刘暖曦也没时间再去做(直播)。我就是希望她能够掌握一些技能,未来哪怕隐姓埋名也能够在夹缝中求生存。”
快评
此次刘暖曦直播被禁,围绕在她身上的“负面流量”并没有如其所愿成为变现谋财的工具。
事实上,刘暖曦的直播行为引发了网友们的不满和谴责。有人认为她利用了“江歌案”的关注度来吸引流量和牟利,完全无视江歌妈妈的感受和法院的判决;也有人对她的直播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提出质疑,直接称赞网友投诉这事“干得漂亮”。
大多数网友对刘暖曦的直播行为不买账,甚至有人去投诉,恰恰说明,舆论对这种利用负面流量赚钱的行径,没那么宽容,也早已不待见。
流量里也有是非,也分善恶。刘暖曦在“江歌案”中的所作所为,早已使其站在了道德的对立面。我们不提倡任何所谓的网络审判,更反对网络暴力的挞伐,只要合法合规,每个人的谋生方式都值得尊重。但是,利用自己“不光彩”的知名度,吸引粉丝,卖货赚钱,无疑是对一种“恶”的鼓励和放大。
正如有网友所说的,法律确实没有禁止刘暖曦直播,但是我们讲的是道德层面。是的,法律之外还有公序良俗,还有朴素正义。刘暖曦直播被禁,也是对类似“负面人设”“负面流量”的一次警示。
流量本身或许只是数据的累计,没有任何道德价值,但获取流量的方式、利用流量的行为,却是一种社会现象,理应接受道德的审视。
此前,一些演艺明星频繁人设“塌房”,一些网红打擦边球制造话题被禁,都是对网络空间风气的廓清,也体现网络社会向善而行的价值取向。
那种视流量为工具、还在“唯流量论”者,应该清醒一下了,别以为有了流量,就万事大吉。如今的网络空间,容不下这般拿流量“割韭菜”的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