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网络谣言一方面损害互联网传播秩序,另外一方面严重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当事人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企业法人,还包括政府机关。因为谣言的存在让政府的公信力降低了,让一些企业的合法权利遭受严重损害。有时这些企业好好干了好多年,被一两条谣言,就把整个营商环境全都破坏掉了;对自然人本人来讲,有的时候谣言,即便事后有了维权,当事人赔礼道歉了,或承担了相关法律责任,但是谣言会在互联网上长期存在,对当事人的损害是极为巨大的。
根据公安部的统计,目前常见的网络谣言主要分为五个大类:
一是“旧谣新传”类谣言。近年来,网上涉及“偷、抢儿童”等“老旧谣言”在网上反复传播,在全国范围内频繁出现,舆论关注度高,容易引起社会负面情绪。
二是热点案事件的伴生谣言。热点案事件往往带有巨大网络流量,一些人员借机编造发布涉事网络谣言,以达到蹭流量、博取关注的目的。
三是利用新技术新应用编造谣言。一些不法人员利用人工智能软件自动汇聚编造网络谣言,甚至使用黑客技术对网站平台进行攻击篡改,获取管理权限后发布谣言信息。
四是涉校园安全类谣言。当前,学生安全和校园安全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一些不法人员迎合这种社会情绪与大众关切,为博取眼球、吸粉引流故意编造发布涉校园安全类谣言,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五是涉自然灾害类谣言。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相关谣言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关注度高,且极易引发群众恐慌情绪,给当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影响。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民法典》有一个特别的规定。比如损害他人名誉的时候,有的时候是无中生有,是捏造,是假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合成,合成之后看似是“有图有真相”,实际上离真相是很远的。第二种是歪曲,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但是在发生过程中节选出来一部分,配上一个文案,配上一个醒目的标题,这个时候,就造成了一个社会误导。这同样属于谣言信息,或者是不实信息。所以不管是歪曲还是捏造,都是谣言产生的类型。
据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11月14日10时22分,辖区一小区发生一起坠楼事件。公安机关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处置。
2023-11-15 09:31:22男子从30楼坠下砸中女子2人身亡编辑:外向的橙子;图:来源于网络湖南长沙一妈妈独自带娃,疑似女儿打翻了冰淇淋弄脏了衣服,当场情绪崩溃拿起旁边的凳子就砸向了女儿。
2023-09-15 11:28:00妈妈情绪失控拿凳子砸娃近日,金川警务服务中心接到群众马女士报警称,自己在金川开发区某火锅店就餐时被人殴打。民警到场后了解,一名陌生男子用盘子砸了马女士的头部,但由于当时就餐人较多,该男子已经趁乱离开。
2023-07-28 16:29:05男子砸陌生女子头部被拘痛心!男子小区30楼坠落……砸中一女子11月14日,江西南昌一小区发生一起坠楼事件。
2023-11-15 11:12:43男子从30楼坠下砸中一女子近日事发山东青岛,随着暑假的开始,越来越多游客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这次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天的天气能见度很低,据悉就是因为海水浴场大雾涨潮,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
2023-07-11 11:02:35女子大闹青岛海水浴场9月18日,湖南娄底。疑因男子多次扫码扣款却无法骑行,男子当街怒砸共享电动车。具体详情待通报。
2023-09-20 10:18:23男子当街怒砸共享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