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啦
学生们休闲在家
随着学生触手机时长增加
不法分子也开始将黑手伸向学生
未成年人
由于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极易受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侵害
然而暑假期间
骗子更是将目标转向了
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的未成年人
不法分子
抓住的恰恰就是
未成年人好奇心强、
涉世未深、贪小便宜
害怕被责骂的心理
案例一
近日,家住宁化县某镇的11岁小学生张某某,在使用其父母手机玩游戏时,看到一个免费赠送游戏皮肤的消息,张某某信以为真。
作为该游戏的忠诚“粉丝”,本就对这款游戏皮肤期待已久,只是碍于价格昂贵,张某某一直未“入手”。面对突然送上门来的“免费皮肤”,张某某心动不已,赶紧加了冒充客服的QQ进行领取,结果被告知其是未成年人导致公司财务被冻结,需要按好好配合进行解除冻结,否则马上起诉张某某父母,让其父母坐牢。
单纯的张某某深信不疑!
开始一步步不落入骗子编织的陷阱.....
单纯的张某某怕这件事情影响到自己家人,紧接着其被骗子哄骗着拿着父母的手机,通过QQ视频按骗子要求操作并展示付款码。在输入支付密码后,转走约12万元
案例二
宁化县某镇居民童某某孙女邱某某8周岁,一个人在家玩手机时,通过微信陆续添加了两个陌生网友为好友,被陌生网友以送手机为由,通过微信视频扫对方二维码的方式,输入支付密码,用奶奶童某某的微信账户向陌生账户转账14笔,被诈骗共3.4万元。
案例三
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
甚至“赴汤蹈火”
不过
当你突然收到
“他们”从微信、QQ发来的紧急求助
第一句先问:“在吗?”
第二句就说:“我出事了,要借钱!”
你会毫不犹豫地转账吗?
家住宁化县某镇13岁的谢某某,收到来自诈骗分子盗取其朋友的QQ冒充其朋友叫谢某某帮忙转账的消息。在获取谢某某信任后,套取谢某某父亲两张农村信用社银行卡的账户
电话号码,支付密码,验证码,然后将谢某某父亲的银行卡转14495元。
下面小编带你来分析一下
针对近期发生的三起诈骗案件
家长务必要保管好手机及相关账户信息
绝对不能将
支付密码
告知未成年人
此外
要加强对子女的网络安全教育
叮嘱他们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更不要轻信陌生人发布的优惠或者福利信息
以免孩子成为诈骗犯罪目标
宁化公安再次
提醒广大家长提高警惕
1、避免孩子沉迷网络。
家长尽量与孩子多沟通、多培养课外兴趣,可以陪同孩子上网,对年龄较小的孩子使用的电子产品要经常检查。
2、不建议家长把各类支付密码告诉孩子。
家长也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以免其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
3、家长、学校要一起努力,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骗教育。
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二维码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扫描,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
4、家长们可通过言传身教,教会孩子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个人隐私。
不要暴露自己独自在家的信息,不要在网络平台上随意定位,遇到类似诈骗的情况及时向父母求助,或拨打110进行核实等。
来源:宁化公安
近日,浙江嘉兴,据海宁公安消息,13岁的小李是一位小学刚刚毕业的学生。8月15日中午,小李在家刷短视频时,收到私信称扫码进群可为偶像应援。
2023-08-22 16:37:41一小学生被骗35.8万孩子生病上学引发的争议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一位家长将自己生病的孩子送往幼儿园,并险些遭到了其他家长的网络暴力攻击。
2023-12-13 11:06:41媒体评孩子发烧家长让其上学近日,江苏太仓,2名14岁男孩发现路边有车没上锁,便私开车门,将车开走。开车过程中连续碰撞路边其他车辆和物体,造成车辆损坏,随后男孩将车停回原位置。
2023-10-29 15:18:252男孩偷开家里汽车出事父母的哪些行为容易让孩子沉迷手机?1、过度使用手机:如果父母自己过度使用手机,例如在孩子面前长时间刷社交媒体、玩游戏等,那么孩子就很容易模仿父母的行为,对手机产生兴趣并沉迷其中。
2023-08-08 10:34:56家长的这些行为如今,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的现象逐渐增多,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手机游戏的便利性和刺激性使得许多青少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2023-07-27 09:53:44妈妈因没收孩子手机被打11月30日,玉泉区大要案侦查中队成功打击一名涉嫌诈骗违法犯罪的嫌疑人。11月27日,玉泉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接到石女士报警称自己被他人诈骗15万,办案民警立即展开调查。
2023-12-05 15:45:29为帮孩子找工作女子被骗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