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问到底丨法院重拳打击如何让“老赖”无所遁形?
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2022年,全国法院共执结917万多件执行案件,执行到位金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合法权益。发布会上,最高法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常说的“老赖”,以各种方式规避、逃避、抗拒执行法院的判决、裁定,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重点打击的对象。
如何打击“老赖”通过“黄牛”买飞机高铁票?
一旦成为“老赖”,就不能随意乘坐飞机、高铁。但有一些“老赖”钻空子,找“黄牛”买飞机高铁票。这种行为将受到怎样的惩处呢?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示,被限制消费的被执行人通过“黄牛”购买飞机票高铁票,属于典型的规避执行行为。逃避执行、规避执行、妨害执行等拒不执行行为,严重侵害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和社会诚信,必须依法严厉打击。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毛立华:近期,最高人民法院计划将被执行人违反限制高消费规定乘坐飞机、高铁的名单进行全面核实,结合调查结果和案件实际情况,依法依规开展打击行动。包括采取罚款和拘留,甚至追究其拒不执行裁判的罪名。同时,对“黄牛”顺藤摸瓜、露头就打,依法依规开展打击。
如何让“老赖”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对于“老赖”的惩戒当然不只限制乘坐飞机高铁这么简单,还有哪些措施呢?最高法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自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以来,与国家发改委等60家单位签署文件,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共采取11类37大项150项惩戒措施,对失信被执行人担任公职、代表、委员以及出行、购房、投资、招投标、乘坐飞机、列车软卧、G字头动车组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进行限制。真正实现了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截至2023年4月初,有1144万余人次迫于信用惩戒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
价格便宜、款式繁多,在二手平台选购电子产品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拍下“9成新”标签的二手手机竟会收到一个“摔碎屏幕”的坏手机。
2023-02-16 15:15:26大学生利用漏洞诈骗获刑央视网消息:针对一些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利用漏洞,找“黄牛”买票,乘坐飞机高铁的行为,最高法表示,近期计划将被执行人违反限制高消费规定乘坐飞机高铁的名单进行全面调查核实。
2023-05-20 08:49:10官方严查老赖坐飞机高铁鸿蒙系统被发现高危漏洞,苹果iOS完美避开此漏洞?5月23日消息,近日,腾讯安全玄武实验室和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安卓与鸿蒙系统中,存在着一个高危漏洞。
2023-05-23 15:33:42鸿蒙系统被发现高危漏洞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等媒体不久前进行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澳大利亚医保系统存在漏洞,医保支付系统内的不当计费、错误付款等问题难以被发现,导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每年损失达80亿澳元(1美元约合1.48澳元)
2023-01-06 05:53:25澳大利亚医保系统存在漏洞在现在,做好人并非易事,但遗憾的是,恶人却常常能得过且过。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23-05-24 15:22:26老赖住千万别墅却不付保姆4000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