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焦虑,年轻人为何与孔乙己共情?
“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近日,一句“失意书生”的独白登上热搜,引来大量年轻人的共情。他们说: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说的是念了大学,却找不到心仪工作的困顿和苦闷。
年轻人为何与孔乙己共情?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同名小说《孔乙己》创作于1918年,发表在1919年4月的《新青年》第六卷上,是鲁迅先生最喜欢的作品。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焦虑!
在小说中,孔乙己的形象是善良、迂腐、穷酸、爱面子。鲁迅先生曾说,孔乙己是酒馆里唯一一个站着喝酒还穿长衫的人。
站着喝酒,说明没钱,没地位,穷困潦倒;穿长衫,代表维护着自己体面的身份,甚至宁愿去偷,也不愿意去做他以为的低贱的赚钱的事。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焦虑!
如今的一些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用“孔乙己文学”映衬自己当下的处境。
最近三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攀升。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1076万,创出历史新高。同时,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情况受到冲击,找一份专业匹配且待遇尚可的工作,肉眼可见变得越来越难。即使找到工作,也要为收入下降等不确定性焦虑。
新华社东京3月13日电(记者姜俏梅郭丹)据日本媒体13日报道,日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本月3日去世,享年88岁
2023-03-13 18:21:00日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去世11月的泰国曼谷,一派欣欣向荣的悦目景色迎接着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在曼谷拉达纳哥信展览馆“驰名的文娱艺术”主题馆内,陈列着两部曼谷王朝初期文学代表作,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的泰语译本位列其中
2022-11-16 07:51:25飞架中泰的文学翻译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