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大规模流行以来,整个社会对疫情感染的态度急剧转变,每个人都做好了被感染的准备。
然而,第一批感染者才刚刚开始康复,网络上就已经充满了关于“二次感染”的讨论。“感染次数愈多,免疫力越差”“重复感染会死”等论断也开始出现。
多位感染者自述二次感染经历:呼吸都是痛的
人们最担心的问题主要还是重复感染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有人引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医学》在2022年11月刊登的一项研究结果,认为和首次感染患者相比,重复感染导致死亡风险增加117%,住院风险增加232%。然而这篇报告的研究对象是平均年龄63岁的美国退伍军人,是否适用于普通人存在争议。
今年9月《柳叶刀-区域健康(欧洲)》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99.17%的二次感染都是轻症,只有少数为重度(0.78%)或危重(0.05%),再感染比初次感染症状更轻,只有1.08%的二次感染者需要住院治疗,相比之下,初次感染住院治疗的比例为3.66%。
不过,群体不能代表个体,个体不能代表群体。
二次感染,重复感染,症状会变轻吗?来自多位二次感染者的自述:
26岁的小徐(化名),在上海读研,
今年4月份的时候阳过,
没想到这两天又阳了。
以下为小徐自述:
这次感染,感觉比上次的症状轻多了。
4月份那次也烧了好几天,很难受,这次反而只烧了一天,其它症状都差不多,都是发烧、干咳、身上疼。
这次阳了之后,我没吃什么药,主要是喝水和休息。感觉靠自身的抵抗力,会好得更快,除非高烧到40度,特别难受,要吃药。
另外,千万不要洗澡,第一次就是因为洗澡又发烧了,而且刚退烧洗澡,会容易头晕,这次吸取了教训。
这次重阳,我已经5天没洗澡了,被子里都是臭味。
这次感染和上次不同,上次朋友们躲得远远的,这次却都来找我"取经",问我怎么样好得更快。
其实,我感觉多喝水多休息,不要瞎吃药,要有积极的心态对面对,会更好。
22岁的张女士(化名)在荷兰读书
去年1月份在荷兰阳过,
前几天在上海又阳了。
以下为张女士自述:
我第一次阳是在荷兰读书上网课,当时是1月份,并没有发烧,主要症状是嗓子痛,也就是刀片嗓,说不了话,声音像鸭子叫。
当时荷兰阳的人非常多,有的甚至阳了几次,在华人圈子里大家对这个事很敏感,加了荷兰政策也紧张,阳了不敢告诉家人朋友,后来政策放松了,身边的人阳了的越来越多,基本上没有没阳的。所以后来大家心态上就转变了很多。
我第一次阳,持续时间并不长,基本上一周的时间就好了,没有发高烧,其他朋友也一样,但大家都失去了味觉,对猪肉敏感,不能吃猪肉。
心态好了,周边的朋友阳的次数多了,加上都知道阳过一次就有了抗体,虽然有保质期,但大家对二次阳就没有之前那么恐惧。
我第二次阳是这个月21号,当时上海感染的人特别多,我记得头天我去了菜场,买了些水果,下午就感觉头有了痛。测了体温,并没有发烧,睡了一晚上后,头能加剧了,量体温高烧38.5℃,没有味口,啥也不想吃。
撑了一天,喝了布洛芬,睡到第二天,体温虽然降了,但是开始干咳,流鼻涕,感觉这次比第一次感染更难受。
写在最后:
阳过一次后,会不会再阳,其实就像开盲盒。
理论上重复感染确实有一定的健康风险在,但是这取决于每个人的自身情况。
有的人二次感染后,症状会减轻,有的会变重。
个人觉得,免疫系统清除一次病毒,就跟打过一次架一样。需要一定的时间修养,而这个修养时间,有的人需要的长,有的人需要的时间短。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连续感染,第一次感染还没恢复好,免疫系统就要再次上阵,身体上肯定会有些吃不消的,症状也就变得严重了。
所以,不管有没有二次损伤,作为个人防护,积极调养身体,才是最需要我们关心和着手的事。
每个人都做好了被感染的准备,但是当病毒真正来临,每个人都发现自己准备不足!感染了一次,不想再被感染,好自为之吧!然而,第一批感染者才刚刚开始康复
2022-12-30 08:20:289位新冠二次感染者自述:重复感染后会更严重么?阳过之后多久可能再阳?“重阳”症状更严重吗?随着春运的开始,不少人开始忧虑这个问题。一项涉及1800万受试者的文献显示,再次感染后患重症的可能性比第一次低55%。
2023-01-17 08:28:04多位二次感染者讲述“重阳”多位二阳患者自述病情:症状普遍更轻近日,关于“新冠二次感染”的话题频繁引起热议,在各类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纷纷晒出自己再度感染新冠的经历,还有人称“全家都二阳了”。
2023-04-26 15:17:36多位二阳患者自述病情哪些人群二次感染风险较大?“复阳”跟“二次感染”有什么区别?长期感染即反复感染新冠的,这类人我国极少极少,国外很普遍。
2022-12-21 10:40:20哪些人群二次感染风险较大最近,不少人都非常关心自己康复后,是否会二次感染?二次感染是否更加严重…针对当前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专家进行解答。①二次感染的发生概率主要与人体免疫水平和病毒株变异有关。
2022-12-24 18:33:09康复后二次感染比例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