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新闻

31省份昨增1例死亡病例 在四川 今后风险如何防范

关键词:
2022-12-27 15:01:27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截至12月26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

其中提到,新增死亡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四川。

四川昨日新增死亡病例1例

12月2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4436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8例(广东22例,黑龙江13例,上海4例,四川4例,北京2例,浙江2例,辽宁1例);本土病例4388例(广东1976例,北京628例,云南290例,重庆283例,湖北256例,福建217例,四川157例,湖南143例,上海88例,山西73例,天津51例,河南38例,江西33例,陕西27例,浙江26例,黑龙江24例,山东22例,河北14例,宁夏14例,青海7例,广西5例,内蒙古4例,江苏4例,海南3例,贵州3例,辽宁2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四川;新增疑似病例7例,均为本土病例(北京4例,湖北1例,广东1例,云南1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64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8例,本土病例1589例(广东882例,河南195例,北京119例,重庆57例,福建54例,云南43例,陕西32例,浙江31例,上海24例,湖南21例,山东18例,天津14例,内蒙古13例,四川13例,湖北12例,广西12例,山西9例,黑龙江9例,江西6例,新疆6例,河北4例,吉林4例,青海4例,江苏3例,宁夏2例,辽宁1例,贵州1例),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27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396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903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8640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2月26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48550例(其中重症病例92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53295例,累计死亡病例5242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07282例,现有疑似病例30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9217549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501931例(出院109842例,死亡11509例),澳门特别行政区1984例(出院1699例,死亡23例),台湾地区8713634例(出院13742例,死亡15113例)。

“乙类乙管”:防控措施带来哪些改变?风险如何防范?——权威专家详解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系列之三

新华社记者陈芳、董瑞丰

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社会广泛关注。

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法定程序是什么?防控措施带来哪些改变?如何有效防范调整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邀请权威专家——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雷正龙、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主任李群进行了解读。

问:我国的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主要依据什么标准划分的?目前,甲类和“乙类甲管”的传染病有哪几种?

雷正龙: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发生时的危害程度,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现行法定传染病病种共40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1种。目前,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乙类甲管”的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2种。

问:“乙类甲管”传染病与“乙类乙管”传染病在防控措施方面的主要不同点何在?

雷正龙:在疫情防控方面,“乙类甲管”与“乙类乙管”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报告时限方面。对于“乙类甲管”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在发现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对“乙类乙管”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二是隔离措施方面。“乙类甲管”传染病对疑似病人以及病人、病原携带者进行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人以及病人、病原携带者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乙类乙管”传染病根据病情需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三是区域管理方面。对已经发生甲类(包括“乙类甲管”)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可以采取隔离措施;对于甲、乙类传染病发生暴发流行时,可以采取限制聚集性活动、停工、停业、停课、封锁疫区等紧急措施。

四是交通卫生检疫方面。发生甲类(包括“乙类甲管”)传染病时,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乙类乙管”传染病不实施该措施。

问: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法定程序是什么?调整后会出现哪些风险?如何有效防范?

雷正龙: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有关条款规定,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回归“乙类乙管”可能会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调整后由于不对传染源及密接人员采取隔离措施,可能造成新冠病毒感染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二是短时间内新冠病毒感染者大幅增多将明显增加就医需求,同时医务人员自身感染将导致医疗服务供给减少,因此调整初期部分地区将可能出现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现象。三是调整初期,部分公众对新冠疫情的快速上升可能出现焦虑情绪,担心新冠感染后的健康危害。

为此,将采取以下措施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确保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平稳实施。一是加强健康教育。普及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知识,倡导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帮助公众合理用药、正确就医,保持平和心态、乐观心情。二是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前做好医疗资源准备,统筹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分级分类诊疗机制。三是加强药物供应保障。做好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相关中药、对症治疗药物、抗病毒药物、抗原检测试剂等准备,通过各种途径及方式,满足居民购药用药需求。

问:调整后在疫情防控方面,政府责任是否有变化?各部门是否还有责任?

雷正龙:我国的疫情防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各有关部门继续分工负责、协调配合,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二是完善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相关药品和检测试剂准备,三是加大医疗资源建设完善和建立分级分类诊疗机制,四是完善人群核酸和抗原检测策略,五是做好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和分类分级健康服务,六是强化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防控,七是强化疫情监测,八是做好信息发布和宣传教育。各行业主管部门也将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加强督促指导,积极稳妥推进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

问:政策调整后,个人如何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许文波:一是个人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坚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健康饮食、保持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

二是应当注意自身防护,勤洗手、遵守咳嗽礼仪、文明用餐;保持居室整洁,常通风,清洁为主,必要时使用消毒剂;前往人群聚集场所时应规范佩戴口罩。

三是可适当储备相关药物,在出现疑似新冠症状后,可先进行自我抗原检测,若结果为阳性,且症状较轻时,可居家治疗;若出现症状加重趋势,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四是新冠病毒检测阳性或具有发热、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应尽量避免外出。老年人、具有基础性疾病重症高风险人群、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尽量不外出。

问:政策调整后,如何有效地保护老年人、孕妇、儿童等脆弱人群?

许文波:一是老年人、严重基础病患者、孕妇、儿童等脆弱群体首先要做好自我防护,勤洗手、规范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必须前往,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居室要经常通风,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接收快递等物品做好个人防护和适度外表消毒。

二是符合疫苗接种要求的,应当尽早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接种。尤其是60岁以上、有基础性疾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应接尽接、应接早接,对保护自身健康极其重要。

三是尽可能减少老年人、孕妇、严重基础病患者、儿童等脆弱群体的感染机会,若家庭同住人员中感染者,居家治疗期间可单独安排在一个房间内,避免与相关人员接触。

四是社区摸清老年人、孕妇等脆弱人群群体底数,关注相关人员用药及治疗需求,为其提供必要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

五是社区和家人关心关爱脆弱群体的心理健康,使其保持愉悦心情,适量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问:实行“乙类乙管”后,新冠疫情监测、数据收集、报告和发布要求有哪些变化?

李群: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传染病后,疾病监测、报告和对外发布等工作,也要做出一些调整:

一是调整公布内容。保留确诊病例、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不再公布密切接触者相关信息。

二是调整公布频次,根据疫情变化情况进行调整,最终调整为每月一次。

三是调整监测内容。将前期以每一个病例为重点的监测,调整为以疫情趋势、重点人群为重点的监测,在继续做好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基础上,开展医疗机构和社区人群哨点监测等多种形式的监测,加强病毒变异监测,相关监测结果将在中国疾控中心网站上公布。

问:是否有可能再进一步将新冠病毒感染降至丙类传染病?从乙类降至丙类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李群:根据传染病传播方式、传播速度、流行强度以及对人体健康、对社会危害程度的不同,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丙类传染病通常是一些常见、多发的传染病,像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手足口病等共11种。对这类传染病防控重点是关注其流行趋势,控制暴发流行。

是否进一步将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丙类传染病,取决于它的危害程度,需要持续监测疾病发病情况和病毒变异情况,有了充分依据后,经过科学评估,再考虑是否从乙类调整至丙类。一般来说,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病毒毒株较为稳定,毒力致病力最好能进一步降低;二是对疾病的认识更加全面、系统,预防和治疗手段更加成熟;三是群众对疾病风险有更为充分的认知,个人防护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尚需一定时间去观察研究,积累更多科学数据进行评估。

问:政策调整后,疫情应对组织体系、应对体制是否会相应地进行调整?群防群控、联防联控是否还会坚持?

李群: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疫情应对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一直在根据全球疫情形势变化和病毒变异情况,并结合我国疫情防控实践,因时因势因地进行优化、调整、完善。此次调整后,各地可以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和防控措施实施效果,深入研究论证,继续优化、调整、完善疫情应对的组织体系、应对机制,以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一直是我国应对各类传染病疫情的成功经验总结。今后仍要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持续关注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变化,持续开展病毒变异监测和分析研判,持续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用好群防群控、联防联控这一重要法宝。

(责任编辑:周晶晶 CN032)
关闭

女幼师称喂幼儿避孕药:长大都废了 小红书回应:封号报警

女幼师称喂幼儿避孕药:长大都废了 女幼师给幼儿喂避孕药?小红书回应2023-06-20 10:28:09

王宝强新片《八角笼中》口碑炸裂 剧中热血又令人心酸

王宝强八角笼中好心酸2023-06-20 10:25:24

油价或将迎来调整:大概率上调

油价或将迎来调整2023-06-20 10:24:12

黄子佼内地商业版图盘点:与内地多位明星有合作

黄子佼内地商业版图盘点2023-06-20 10:13:14

泽连斯基称乌军正在推进 乌南部前线战斗最为激烈!

泽连斯基称乌军正在推进2023-06-19 15:22:24

中国女排主教练蔡斌:输意大利有些可惜 队员伤病

中国女排主教练蔡斌2023-06-20 10:21:40

油价或将迎来调整:大概率上调

油价或将迎来调整2023-06-20 10:24:12

美交通部长声称要削弱中国电动汽车电池优势,美媒:恐怕很难

美部长声称要削弱中国汽车电池优势2023-06-20 09:56:12

端午假期后连上六天班 提醒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设好闹钟

端午假期后连上六天班2023-06-20 10:21:29

美国华尔街裁员或将过万:共计将超过1.1万人

美国华尔街裁员或将过万2023-06-20 10:17:26

美媒:美多州加紧阻止中国人购地,专家警告“不要依怀疑采取行动”

美媒:美多州加紧阻止中国人购地,专家警告“不要依怀疑采取行动”2023-06-20 09:57:38

“拒止武力犯台”?湾湾吹嘘一艘万吨运输舰,至于吗

“拒止武力犯台”?湾湾吹嘘一艘万吨运输舰,至于吗2023-06-20 09:27:31

过度工作、没加班费、没休息……美神秘精英俱乐部苛待员工被告

过度工作、没加班费、没休息……美神秘精英俱乐部苛待员工被告2023-06-20 09:58:34

陈国豪曾拒绝清华招募:为报知遇之恩留在广工

陈国豪曾拒绝清华招募2023-06-20 10:21:15

王宝强新片《八角笼中》口碑炸裂 剧中热血又令人心酸

王宝强八角笼中好心酸2023-06-20 10:25:24

布林肯访华记者会:中美在一些领域可以共同努力应对跨国挑战

布林肯:期待与中方高层交往2023-06-20 10:06:37

女幼师称喂幼儿避孕药:长大都废了 小红书回应:封号报警

女幼师称喂幼儿避孕药:长大都废了 女幼师给幼儿喂避孕药?小红书回应2023-06-20 10:28:09

情侣地铁上搂抱遭指责 大妈不甘示弱的样子旁观者忍不住捧腹大笑

情侣地铁上搂抱遭指责,大妈地铁上指责小情侣2023-06-20 10:16:34

韩媒:韩最大在野党党首谴责尹锡悦政府“开历史倒车”

尹锡悦政府被在野党谴责2023-06-20 10:25:04

房子两年没住被堵门 当地通报:全面调查

房子两年没住被堵门,两年没回家被衣柜封门2023-06-20 10:13:34

张勇或将卸任阿里CEO 接班人未定 重心投向阿里云

张勇或将卸任阿里CEO2023-06-20 10:11:06

这次全世界最瞩目的会见,这三句话的信息量尤其大

这次全世界最瞩目的会见,这三句话的信息量尤其大2023-06-20 09:40:36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