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发改委:人民生活进入相对殷实富足阶段!央行:A股经受住了多轮次、多因素外部冲击的考验!国家部委重磅发声,信息量很大
5月1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表示,要抓紧谋划和推出增量政策工具。我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有足够的空间和多样化工具,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方面有丰富的调控经验,将会进一步加强相机调控,该出手时就会出手。要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有关部门正在抓紧落实新的政策举措,谋定而后动。
韩文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科技部副部长李萌、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就经济和生态文明领域建设与改革情况回答了媒体提问。
图片来源:国新网
发改委: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4亿人民生活进入相对殷实富足阶段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目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超过4亿多人,按联合国的标准,我国的人民生活已经进入相对殷实富足阶段。
图片来源:国新网
胡祖才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一个都不掉队”成为全面小康的标志性成就。
据介绍,近年来中国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比2012年增长近八成,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显著缩小至2.5:1。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超过37辆,比2012年翻了1倍还多。
在其他民生指标中,十年来,城镇棚户区改造3961万套,惠及9000多万居民;1.8亿左右农村人口进城成为城镇的常住人口;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大幅提升至88.1%,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年。此外,这十年,社会保障网也全方位织密织牢。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7.9亿增加到10.3亿,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由5.4亿增加到13.6亿,居民医保的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610元,惠及10亿城乡居民。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7.9岁,位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过去十年的民生建设成就是历史性的,全方位的,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胡祖才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发展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加大对薄弱环节、重点地区、困难群众的倾斜力度,努力让全体人民在高质量发展中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介绍,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2012年11.4%上升到18%以上,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得到巩固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美元,接近了高收入国家门槛。这些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央行副行长:A股市场经受住了多轮次
多因素外部冲击的考验
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这十年是我国扎实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十年。党中央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十九大发出了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号令。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国务院金融委靠前指挥,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按照党中央确定的“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全力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经过集中的攻坚,我国金融体系长期积累的风险点得到了有效处置,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有这样几个重要的标志。
第一,金融体系有力支持了宏观经济大局的稳定。围绕着“增长稳、物价稳、就业稳、国际收支稳”的目标,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科学把握好货币政策实施的力度,创新推出了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坚持发挥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外汇储备的规模基本稳定,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和有效服务,创造了比较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2日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在今天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表示,十年来,中国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
2022-05-12 16:47:06发改委自疫情以来,煤炭等部分大宗商品市场出现供需错配的问题。为尽快消除不利因素,国家不断就依法打击煤炭市场炒作、煤炭增产保障供应等工作做了一系列的安排部署,有关部门也迅速完善和强化跨部门协调机制。
2021-11-03 04:07:18大宗商品近日,北京青年报官方客户端名称由“北京头条”变更为“北京青年报”,客户端功能和界面也同时升级迭代。报社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有助于亮出媒体品牌,更好地扩大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
2021-12-31 18:55:08北京青年报官方客户端正式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