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并不难懂,可对于一些地方、一些官员来说,全国经济是不是一盘棋,他们并不关心,只要疫情别流入本地就万事大吉。为达到这一目的,就采取不断加码的防控措施,管你有没有通行证,本地禁入;管你码绿码黄,我是色盲;外地来的人和车,管你有没有风险,我懒得精准识别,你们甭进来给我添乱就行。
贴满封条的货车(图源:网络)
防疫是一把直尺,有了漏洞和不足,马上就会被发现;加码是一把曲尺,即便造成了不必要的社会代价,也鲜见问责的例子。一个是不容分说,一个是模糊不清,身在其中者如何“趋利避害”,答案并不难选。因此,打通物流堵点,需双管齐下——
首先,要想让“通行证”真正发挥效力,必须强化问责机制。你不让我下高速,好,我可以举报投诉你。这次会议提出,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建立举报投诉机制,用好12328热线,24小时专人值守,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把问责板子打到懒政的头上,才有望打通物流的中梗阻。
其次,眼下各地发布的疫情防控要求不统一,交通管控信息发布也各行其是,需要把相关信息统合起来,联合发布,打通信息壁垒。这样,物流企业就可以做出针对性调整。事实上,一些物流企业已经开始动态调整运输路线,包括采取接驳模式,让货物“进城”、司机不“进城”,降低物流受阻带来的影响。而这种应对,是建立在信息统一透明基础之上的。
寻求疫情防控与经济运行的最大公约数,考验的既是有没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也是能不能实现“在雨中正常工作”的灵活。
4月18日,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上提到,要足量发放使用全国统一通行证,核酸检测结果48小时内全国互认,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不得以等待核酸结果为由限制通行。
2022-04-20 22:48:23一刀切因路过徐州行程码带星下高速遭拒,司机所运4500万尾鱼苗全死亡,损失一二十万
2022-04-21 15:10:38带星司机下高速遭拒新华社上海4月3日电(记者贾远琨)近期,国内外媒体对上海港生产情况十分关切,有个别媒体发布了关于上海港严重拥堵的报道。
2022-04-04 07:11:12封控下的上海港:船未堵但货难运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今天下午北京召开第374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2022-06-23 16:41:05北京东城新增封控、管控区公布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地震发生后各方救援力量紧急驰援危急时刻这一幕幕救援场景令人动容
2022-09-10 10:32:17没有路